2023年6月,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西湖和湘湖缔结为“姊妹湖”。如今,“西湘记”正式开启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因为一个湖,爱上一座城。从西湖到湘湖,美好也在延续。1月13日,萧报小记者团联合湘湖研究院共同举办“小小研究员 探寻‘西湘记’”研学活动,小小研究员化身“杭州小青梅”,从人文历史传承到生态环境保护,沉浸式感受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西湘”之名,共赴未来之约。
漫游西湖,品味山水人文
小小研究员们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路前行,伫立断桥桥头,将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每一步都是历史,每一景都有故事,来到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其背后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令人流连忘返,他们还通过“泠”字的学习,了解了西泠印社的故事。“平湖秋月在不同季节都有它特别的味道呀。”不知不觉中,小小研究员对于西湖有了全新的认识,千百年前的文人雅兴、春花秋月仿佛在顷刻间跃然眼前。
循迹湘湖,探寻历史古韵
湘湖一叶舟,问史八千年。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小小研究员们从馆藏文物、历史沿革等不同角度,参观“勇立潮头”主展厅、“中华第一舟”水下遗址原址保护厅。从遗址发现开始,馆内陈列再现了先民生活的场景,还有那真实的考古现场和已经在那儿静静躺了8000年的独木舟,大家纷纷折服于古人的鬼斧神工,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倍感自豪。
当然,湘湖的美不仅仅停留在跨湖桥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有浸润于唐诗宋词的山水风光,源自吴越争霸时期的人文典故。诗人苏泂泛舟于湘湖之上的有感而发,吴越争霸的风云变幻……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心动,沿着越堤一路循迹从梦湖桥、越王桥、定澜桥、西施别越、临水祖道、越王城山……在饱览湘湖美景的同时,小小研究员们对湘湖的历史底蕴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约“西湘”,携手共筑美好
“好山兼在水云间,如此湖须如此山。”“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新时代“西湘记”的序幕徐徐拉开,小小研究员们用自己的感受,绘就了“西湘记”的另一美好图景。活动最后,湘湖研究院和萧报小记者团向小小研究员们赠予湘湖绘本、文化地图、伙伴卡,邀请更多小伙伴一同唱响“西湘记”。(文/摄 蔚佳豪)
小记者 方思媛 高桥小学南江校区302班
我们漫步在白居易心中的白沙堤,听着老师的讲解,曾经白堤都是由细砂铺成的路面。白堤东起“断桥残雪”,经过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我们沉醉在西湖的美景之中,止步在“平湖秋月”,惊叹这圆形拱门内的古风江南。
我们一路向前,和浙江省博物馆神秘的玉琮擦肩,感受它无与伦比的神秘气息。孤山不孤,断桥不断,西泠不冷。西泠印社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的学术团体,是艺术爱好者们的天堂。
下午,我们乘坐大巴来到湘湖。湘湖还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越堤,一条蜿蜒在湘湖畔的长堤,面对越王城山而名,这是自然风光与历史遗韵的完美融合。漫步于此,犹如在欣赏一件精妙的艺术品。从梦湖桥到越王桥,再经过定澜桥,桥梁精巧地布局在湖岸线上,秀水拱桥,石栏环洞;长桥如虹,犹似宝带。桥桥相连,桥桥相望,因桥成景,如诗如画。我们漫步在桥上,感受时间在桥梁留下的痕迹,感受历史的深度与自然的宁静,每一步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一座桥都是一段美妙的旅程。
如果把奔腾的钱塘江比作一条龙,西湖和湘湖就像两只眼睛,都是杭州的点睛之笔。文人墨客笔下,两者历来被称作“姊妹湖”,一天的行程领略两湖绝美风范,我庆幸自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指导老师: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