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当监工 全过程参与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

我区安置房建在百姓心坎上

  ■记者 靳林杰 韩杰

  “你看,其他区块避难间的玻璃上都有防火标志,但这边玻璃上没有,你们要核实下。”在城厢街道南门社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上,村民代表孙金土对房屋避难间使用的玻璃材质提出疑问。一旁的城区公司工程建设部副经理蔡慜立刻掏出手机联系代建单位、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询问具体情况。

  孙金土是南门社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村民监督小组中的一员,该监督小组共有9人,均由村民选出,负责参与评审及过程质量巡查。其中,孙金土曾在房地产行业工作过,对施工有一定了解,从风格到施工细节,都能提出专业的建议。

  南门社区安置房项目由04、12、25、34四个地块组成,项目规划11幢25—26层高层住宅和8幢13—18层小高层住宅,另有2幢7—10层商务办公楼以及11幢配套公建小房和4个地下室。目前,项目主楼基本完成,标识标线完成90%,04、34地块景观基本完成,25地块景观完成85%,12地块景观完成70%。

  “安置房怎么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最有发言权,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监督小组都全程参与,从设计方案的讨论,再到施工现场的工艺,以及绿化设计,村民代表提出建议,我们也在可行性范围内满足了合理诉求。” 蔡慜告诉记者,本着共同把安置房建好的目标,双方合作很愉快,村民代表就像工地的监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项目方立刻解决。

  “特别感谢政府,能够真正重视和听取监督小组合理的意见,让我们未来的家园更美好。”让孙金土感触很深的是,监督小组并不是工地上的“吉祥物”,而是真正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好帮手,让村民代表全过程参与到安置房建设和长效管理中。

  对于村民监督小组的作用,孙金土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原本绿化设计上,小区内大樟树较多,村民担心会影响地下管道和采光,于是建议更换一些落叶树种,本着春天能赏花、夏天能乘凉、秋天能看叶、冬天有采光的理念,小区内树木种类多了起来,一批沙朴树种植完成。再如,按照原来设计,大门口两旁的早樱树盛开时是白花,在村民的建议下,换成了红花品种,更喜庆一些。

  “我们练就了‘找茬’的本事,就连小问题都不放过,每天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监督和讨论。”孙金土笑着说,安置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着大家的切身利益,当然要认真一些。

  今年下半年,南门社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即将交付。如今,走进小区,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映入眼帘,园林路径一步一景,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回迁居民实现了“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

  今年,我区加强项目统筹协调,加速破解拔钉清零、管线迁改、配套建设等难题,开展常态化项目进度督查,确保任务清、责任明,计划完成安置房开工1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5000户,确保把安置房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建成安置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城市发展能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2024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已开启报名
我区安置房建在百姓心坎上
盈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嵌入楼宇服务站
广德社区“三富大学堂”开班 托起居民的“小确幸”
海归小镇·青创中心效果图首次对外公开
抢“鲜”上市
p60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