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活资产”+“为农服务”

社村共建 开启“幸福养老模式”

  ■文/摄  记者  何可人  李霖达

  “蛮好的,我每天都来这里,早饭都是免费的,剪头发、洗脚也都免费。”4月8日上午10时许,浦阳镇径游村86岁村民蒋来松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和老伙伴们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感觉日子过得很充实。

  这幢三层的楼房,曾经因为房屋老旧、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成了闲置资产,如今“脱胎换骨”,变成了老人们的“幸福家园”。

  昔日“老破旧”  如今“幸福家”

  幸福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原是临浦供销社下属的径游百货部、五金店。历经几十年岁月长河,曾经热闹的大楼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眼见大楼沦为闲置资产,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又能助力乡村振兴?这一度成为困扰临浦供销社的头号难题。

  2019年,临浦供销社从业态转型、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将“资产盘活”与“为农服务”紧密结合,在区供销联社指导下,主动融入浦阳镇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商定将此处资产5年内无偿租赁给径游村,合力打造浦阳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这一提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大力支持。经过多方协调,历时两个多月的改造,2020年5月,昔日的“老破旧”焕然一新,“化身”为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

  闲置资产得以盘活,这并没有成为临浦供销社的终点。此后的日子里,临浦供销社一方面积极助推中心各种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深入践行爱老助老的社会责任,多次组织员工前往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参与开展“三一奶奶”“拾美”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给老人们带去温暖。

  村社共建为幸福持续“加码”

  在临浦供销社、径游村和运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渐渐成为农村康养共富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截至目前,中心已建起老年食堂、康复理疗、居家照料等多个养老服务场景,承接助老、助残等民生服务项目5项,开展便民助老助残活动30余场,服务5000多人次,完成助餐30000多人次。

  “农村养老服务相对比较匮乏,中心投入运行以来,每天早上都有一百七八十位老人来这里吃营养早餐。我们还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洗澡、修脚、理发等上门服务,挺受老人们欢迎的。”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宗华说。

  不久前,围绕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的“幸福”升级,临浦供销社与径游村进行了“党建引领,共富未来”社村共建签约。根据共建计划,双方将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依托幸福里公益服务中心,聚焦“残疾人之家、社区康复站、养托老”等服务内容,通过社村共建、资源共享,探索打造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的“养老服务”党建品牌。

  “接下来,我们还将对二楼的房间进行提升改造,今后可以用来为周围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日托服务等。通过社村共建,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精细化水平,让老人们可以来这里享受到更加温馨的服务。”李宗华说。

  临浦供销社副主任陈薇表示,下一步,临浦供销社将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体系优势,不断优化养老服务内容供给,不定期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建立起关怀帮扶老年人的长效机制,探索打造“养老服务”党建品牌样板,同时还将积极帮助径游村解决优质农产品的产销难问题,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为打响共富乡村贡献萧山供销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社村共建 开启“幸福养老模式”
我区开展规范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基金使用专项整治行动
“萧然老兵·戎耀”志愿服务队成立
杭州临空智能制造园开园
接到线索立即查处 打假“网红”超声炮
全区156块“交通信息诱导屏”智慧升级
燕云艺术团南江戏曲馆开馆
春冷多雨水 本周升温缓慢晴雨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