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承欢自己就好

——读亦舒的《承欢记》有感

  文/龙烟

  说起亦舒,大部分95后和00后都会觉得陌生。像我这样的70后,倒是在小学阶段读过几本亦舒的小说。

  那时候,隔壁邻居的姐姐正在上初中,经常会从图书馆借回来琼瑶、岑凯伦、亦舒的言情小说。经常串门的我,也会顺道借着看看。

  上世纪90年代初读亦舒的小说,因为香港和大陆的背景差异,总觉得香港风情和观念先大陆一步,由此也觉得新潮。如今,亦舒的《承欢记》被拍成电视剧,由杨紫和许凯主演,这两位演员的颜值和演技都不错。

  从4月9日开播的剧情来看,电视剧版的《承欢记》将亦舒描述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香港腾挪到了当今的上海,在人设上也做了很多变动,还新添了许多符合时下的有趣桥段和时尚观点。

  不然,按照《承欢记》小说原著来拍的话,怕是没什么收视率了。我特地去当当网买了《承欢记》来读,只一个下午就翻完了,中间几次都想合上书页放弃阅读,但仍然坚持看完。读完后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时代变换太快,曾经的时髦观点早就被抛在了沙滩上了。

  百度了一下,发现小说《承欢记》于1996年1月出版,距今有28年之久。想必亦舒写这本小说的时间会更早些,也许在当时出版,《承欢记》中提到的婚恋观点还是相对新潮和前卫的。

  那么,《承欢记》到底写了什么?

  小说的女主叫麦承欢,是一个居住在香港政府廉租房的女子,自幼品学兼优,大学毕业后平稳进入政府机关做事,有一个家世尚算殷实的男友辛家亮。小说一开始就写麦承欢要与辛家亮结婚了,本来两人打算旅行结婚,但承欢的妈妈觉得要办喜宴,于是出现了很多矛盾。后来,因为辛家亮父亲的出轨和离婚等一系列问题叠加,麦承欢和辛家亮也跟着分手了。再后来,亦舒匆匆给麦承欢安排了一个比辛家亮更有情趣更浪漫的男人姚志明,但是小说并没有展开太多就草草收尾了。

  虽然小说版的《承欢记》并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也没多少激烈的戏剧冲突,是亦舒最为写实的一本书。讲了婚前种种繁锁:双方父母的见面、酒席请客、人情世故等,仿佛通过准备结婚这个事,把每个人心中的自私、打算、恐惧、意外全部显现出来了。阅读这样的一个过程,也算不上在读一本言情小说,应该说是在絮叨家常。

  但亦舒式的话语,有些还是值得品读的。

  于男女,《承欢记》写出了一种令人无语的真实:“世界那么小,许多分了手的情侣也迟早看到对方年华逝去,男方秃顶,大肚子,仍为生活奔波,女方憔悴苍老,智慧并无长进,当初分手,都以为不难找到更好的一半,事与愿违,只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

  于爱情,亦舒的表达正是香港那个年代的折射:“感情本是奢侈品,我盼望得到的并不是这些人可以给我的。”“假使有人说他爱我,我并不会多一丝欢欣,除非他的爱可以折现。”

  于婚姻,亦舒作为过来人也说出了心里话:“不能贸贸然行差踏错,你别看这都会繁华进步得要命,骨子里不中不西,不新不旧,究竟在一般人心目中,小姐比太太吃香,还有,如可避免,千万别做婚姻失败的女士。”

  于金钱,亦舒借承欢祖母的话戳破了窗户纸:“一个女人,身边没有些许钱傍身,是完全行不通的,到老了只有更惨。”“有钱,可以躲起来,少个钱,便想攒钱,人前人后丑态毕露。”

  于人生,亦舒假借承欢对小弟承早的话来吐露难掩的悲凉:“生活对年轻人也很残酷,在外头碰得眉青鼻肿,好不容易苟且偷生,还得对挑剔的老人不住致歉:对不起我不如王伯母女儿争气,不好意思我没嫁入豪门,真亏欠我想留下这三千元做自己零用……人生没意义。”

  对于“她题材”的写作,亦舒一向得心应手。

  对于麦承欢,亦舒是很喜欢的。她将承欢设置成自幼活泼聪明,读书又有天分,一直是母亲简陋天地中的阳光。她的性格特征是:“工作态度认真,对生活全无幻想,说话直爽,不晓得拐弯抹角,还有,做朋友至重要一点:从不迟到,从不赊借。”

  从描述看,麦承欢的性格想必跟亦舒本身的性格接近了。因为在小说中,亦舒又借朱宝翘的话赞美麦承欢:“端的是玻璃心肝,水晶肚肠。”

  而且,亦舒还刻意将麦承欢变成一个具有哲思的女性,常常有一些鼓励人的语录飙出。

  比如,麦承欢对隔壁邻居18岁女孩娄小慧说:“气馁了,哭一场,从头再来。”“总有十万八万个人要趁你不得意之际愚弄你。”“可是记住,成功乃最佳报复。”“钥匙你真够虚荣,并且愿意努力争取,你的报应会是名利双收,万人敬仰。”“这是一个奇怪的社会,但求生存,不问手段,但是我相信你我本性善良,凡事不会过火。”

  这些话语,放到当下,倒也不过时。

  为了提升女主角的地位,亦舒果断安排她继承了祖母的大笔遗产,也就是承欢父亲麦来添的继母,一个舞女,留给麦承欢的某公寓一层、汇丰股票……一下子就让女主在经济上能与男方并驾齐驱,且为分手提供更大底气。

  然后,亦舒为了她心目中的大女主,又戏剧性地安排男方父母因婚外情而离婚,这样看来,家庭破碎的男方总算不会比贫困之家出身的女方的地位高出多少了,双方再次扯平。第三趴就是亦舒安排女主甩掉了辛家亮,而第四趴就是失恋后马上遇到气质不凡的姚志明,且对女主一见倾心。

  这些操作,感觉又是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言情小说套路了。因为言情小说总比现实更美好些。

  到小说最后,亦舒终于塑造出了她想要的一种独立女性:不知自几时开始,麦承欢变了。或许因有一夜要值通宵班,发觉白衬衫卡其裤最舒服,以后便不再劳驾套装。也许因有一日风吹乱头发同事反而赞她好看,于是以后她不再一丝不苟。到了今日,她潇洒、时髦、爽朗。还有,非果断不可,已不是那可爱依人的小鸟了。那是信心问题,她又无须任何人来光照她,麦承欢本人已经光亮。

  看来,《承欢记》所要表达的更是承欢自我,而非承欢他人。

  本版投稿邮箱:xsbqnyy123@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小巷深处》
~~~——读亦舒的《承欢记》有感
~~~——读《马桥词典》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唱给童年与故乡的歌咏
承欢自己就好
破译方言楼阁中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