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创新备案发证模式
“1+X”让企业少跑腿

  ■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萧综执

  “新的备案发证模式真是既清晰又便利,下次要是再变更末端处置场所,得省不少事呢。”今年初,杭州萧山城发码头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欣喜地领取了首张新版《杭州市工程渣土消纳场地登记证明》,内含主证1张、副证3张。

  王先生的欣喜,源自萧山工程渣土消纳场地审批工作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为企业经营办事提供了高效便捷渠道。

  据了解,企业在中转码头消纳场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实际业务需要调整末端处置场所的情况,但按之前的规定,只要涉及内容调整,就需要重新进行消纳备案。而重新备案不仅要重新提交所有证明资料,还要经过数据接入、现场踏勘、上会讨论、公示等一系列复杂的核查流程。这样不断重复地办理证件,不仅耗费行政成本,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困扰。

  为此,区政务服务中心城管审批窗口联合区渣土办积极谋划,在程序规范框架内进行改革,创新性地提出中转码头备案登记发证采用主证、副证“1+X”模式。

  在新模式下,中转码头备案登记发证分为主证、副证“1+X”,即发放一本《杭州市工程渣土消纳场地登记证明》(主证),标明中转码头相关信息,证明已符合备案登记要求,允许接收场地进行工程渣土中转消纳,并用作出土工地办理处置证时使用。而针对码头末端处置场所“一对一”发放《杭州市工程渣土消纳场地登记证明》(副证),标明末端处置场所相关信息,副证仅用于证明码头卸土至相应末端处置场所。

  后期如中转码头因实际需要变更或新增末端处置场所,只需要提供新增末端消纳场地的相关材料,办理副证即可。主证登记的信息部分不再需要重复审核办理。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证、副证“1+X”模式是对政务服务水平创新改革的一个新探索,不仅解决了企业办证烦的问题,让企业少跑腿,也能让执法监管部门更加实时地了解中转码头实际运营情况。

  接下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坚守改革创新的初心,聚焦办事过程中企业的需求与难点,着力攻坚克难,不断加强研究,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营商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一季度超1.41亿人次出入境
“萧山工匠”赋能产业经济 技能人才数量全省居首
萧山创新备案发证模式 “1+X”让企业少跑腿
全市检察机关“抓源促治、强基固本”推进会在萧召开
信息港小镇企业2个产品入选
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 “爱鸟周”现场科普宣传活动举行
空中花廊
区科协启动赋能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