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综合报道) 受梅雨带影响,我区将迎来入梅以来最强降雨。6月23日,区防指9时30分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区气象台分别于10时15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5时05分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我区积极响应上级防汛防台部署要求,落细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完善防汛应急物资调配,全力构筑防汛的“安全堤坝”。
部门协同 共织防汛“安全网”
区防指办要求盈丰、宁围等城市镇街根据积水情况采取排涝、引导分流等应急措施,楼塔、戴村等南部镇街要重点针对小流域山洪风险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巡查检查,并根据新安江水库泄洪情况,统筹落实防汛防台应急救援队伍47支2067人,配备冲锋舟(艇)、排涝设备426余套(件),16支社会救援力量300余人备勤,567个村社应急突击队伍1.6万人进入应急备勤状态。
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南片各镇对辖区内河道堤防、水库山塘等水利设施、在建水利工程开展排查,通过智慧水利等数字化平台监测水雨情、南片水库水位及蓄水率情况,确保水库山塘安全运行。
区住建局要求各镇街持续开展汛期房屋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转移安置相关人员。截至目前,全区共出动595人次,排查农房1116户,城镇房屋604处,其中752处危房全覆盖,转移安置危旧房人员13人。
区交通运输局通过“人防+技防”排查全区31处易积涝涵隧,加强南部镇街防山体滑坡值班巡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累计出动巡查车556次、巡查人员1489人次,累计巡查国省道、县道7200余公里,区内公路未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通行正常。
规划资源萧山分局对全区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开展持续巡查、排查,并通过省专业监测平台对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排查,对45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进行检查。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城区29座下穿隧道设施的积水警戒标识进行更新,开启防汛泵站,对21条城市河道沿河情况进行排查,采用“人工+机械”联合作业对路面、路沿石等进行全方位冲洗,同时增派易积水路段保洁力量。
区文旅局向区内11个A级景区,24个旅游新业态,72家旅行社推送汛期安全提醒,对涉山、涉水、涉空等含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度假区加密巡查频次。累计出动92人次,检查景区景点25个,公共文化场馆8个。
镇街一线 全面进入“作战”状态
楼塔镇组织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山塘水库巡查员、网格员对辖区内2座水库、38座山塘、38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9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14处CD危旧房、林道等点位进行“拉网式”巡查,劝导并帮助危险地段的群众及时转移,抓好内涝排水和田间积水,减轻农作物受灾损失。
浦阳镇共组织镇村干部、山塘水库巡查员、网格员、志愿者等 150余人次对各个辖区内的小流域、水库、山塘、地质灾害点以及危房等进行详细排查和检查,对涉及10余处风险隐患点及时进行了处置。
河上镇实行24小时巡查制,腾空危房32处,对所有D级危房进行硬隔离及设置好警戒线,关停在建工地9处,加大现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8处和小流域山洪灾害影响区农户77户,启动避灾场所13处,并在重点区域堆放沙堆、沙包等防汛物资。
新塘街道对西小江沿线7个节制闸及山南河翻水闸和泵站进行多轮检查,排查危房22处,检查所有16个避灾安置点、22个在建工地及1处地质灾害点,街道44个村社均建立防汛物资仓库。
新街街道对辖区内积涝点、雨水管网、危旧房、在建工地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通过微信网格群、小区巡逻宣传等方式,提醒辖区广大居民注意出行安全,持续做好物资储备、避灾安置场所准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