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豆精制处理

  文/钱奕飞 缪承林

  咖啡在采收后进行精制处理的方式对一杯咖啡的风味有很大影响,因此如何描述和推销精制处理法显得越来越重要。

  豆子收获之后,所有的咖啡果实会被送往水洗处理中心,在那里它们会经历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从去除外层果皮到干燥咖啡豆,直至达到适宜保存的状态。在加工过程的早期阶段,咖啡豆的水分含量大约是60%,而最佳的生豆水分含量应保持在11%到12%之间,以确保在等待销售和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变质。所谓的水洗处理中心可以是一个独立运营、拥有必要设备的农场,也可以是一个能够处理大量咖啡豆的大型加工厂。水洗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将咖啡果实加工成干燥后的带壳豆。

  日晒处理

  干燥式处理法,即日晒法,是将咖啡浆果直接晒干的传统方法。生产者通常会将浆果铺在露台上或使用架高式日晒桌,以确保干燥均匀。过程中需不断翻动浆果以防霉变。干燥后,机器去除外果皮和硬壳,保存为去壳生豆。日晒法可增加咖啡风味,但有时会产生不良气味。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日晒是唯一选择。尽管日晒豆通常质量较低,但某些高质量咖啡豆仍采用此法,尽管成本较高。日晒法可赋予咖啡水果风味,但也有风险,可能导致生产失败和经济损失。

  水洗处理

  水洗处理法旨在去除咖啡豆上的果肉层,减少干燥过程中的变量,提升咖啡豆的经济价值,尽管成本较高。采收后的浆果通过去果皮机分离外果皮和果肉,随后咖啡豆浸泡发酵以去除剩余果肉。发酵过程破坏果胶体黏性,便于清洗。发酵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发酵过度会导致负面风味。检测发酵完成的方法包括听声音或观察水槽内液体状态。发酵后,咖啡豆需清洗并等待干燥,通常在砖造露台或架高式桌上暴晒,或使用机械烘干至含水率11%—12%。水洗处理法的咖啡豆通常酸度较高、复杂度较强,且“干净”,意味着无负面风味。

  去果皮日晒处理

  在巴西那边流行一种很酷的咖啡豆处理方法,是设备大拿Pinhalense想出来的。他们做了N次实验,就为了找出一种比传统水洗法更省水的方法,同时还得保证咖啡豆的品质。咖啡果一收回来,就赶紧用去皮机把外皮和大部分果肉去掉,然后送到露台或者高高的晒豆桌上去晒。果肉留得越少,就越不容易出坏豆子,但留一点点果肉,咖啡豆的甜味和风味就能更上一层楼。

  蜜处理

  这种加工方法与去皮日晒法极为相似,主要在中美洲的国家如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等广泛采用。在该方法中,收获后的咖啡浆果会经过去皮机的处理,去除外层果皮,但与去皮日晒法相比,它消耗的水量更少。去皮机可以精确控制保留多少果肉层在豆壳上,因此制作出的咖啡可以被称作100%蜜处理或20%蜜处理等。在西班牙语中,“miel”意为“honey”,指的是咖啡果肉的黏膜层。保留的果肉层越多,干燥过程中产生过度发酵风味的风险就越大。

  半水洗处理/湿磨处理

  在印度尼西亚,一种称为giingbasahi的处理法涉及浆果脱皮后短时间干燥,不同于其他方法,它先将咖啡豆晒至含水率30%—35%,然后去除内果皮,继续晒干至适宜储存的含水率,赋予咖啡豆深绿色外观。半水洗处理法保留内果皮,导致争议性的风味,如木质、土壤、霉味等,但市场接受这种味道。此法降低酸度,增加醇厚感,尽管风味强烈,掩盖了咖啡本身的味道。然而,水洗处理法制作的咖啡豆在印度尼西亚也值得尝试,通常包装上会标明“水洗处理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单身浪潮下的经济变迁 解锁“孤独经济”新姿势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虎变》
《短暂的生命》
《我们去往何方》
《阿尔贝·加缪:反抗永恒》
生豆精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