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烟
《细胞的奇迹:吃出来的免疫力》,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实验性的、探索性的观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让身体慢慢脱离重病的威胁,甚至有可能康复。
作者是美国艾奥瓦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教授特里·华尔斯,她同时也是一名内科医生。她非常喜欢运动,不仅在尼泊尔跑过马拉松,多次参加美国伯克比纳54千米越野滑雪马拉松比赛,还是一个跆拳道黑带选手,并在1978年华盛顿泛美运动会的女子全接触式自由搏击比赛中获得过铜牌。她本以为自己强大无比,却在2000年被确诊患有多发性硬化症,到2007年只能躺在零重力轮椅上。
特里·华尔斯尝试了各种西医治疗手段,均告无效后,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古老饮食法,于是尝试了3个月的新食谱,同时逐渐增加电刺激的治疗强度,每天练习冥想和简单的自我按摩,之后,就可以只靠一根手杖在各个诊室间行走。6个月后,居然可以不用拐杖走遍整个医院。之后,她在一些患者身上开始试验,发现也是有效的。
特里·华尔斯认为,疾病始于细胞层面,当细胞缺乏构建基块时,就很难进行适宜的生物化学反应。准确地说,要拥有真正的健康,就要为身体提供适宜的环境,同时去除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而饮食是一切的开始。它是你能控制的环境因素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也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或其他自身免疫病、慢性病的最有力工具。
特里·华尔斯提出的古老饮食法并不意味着完全复制祖先的饮食,而是汲取古老的概念,将其应用到现代食品上。
这种饮食法归纳起来有四点:第一,要求吃下足够多的水果和蔬菜、蛋白质,或健康的脂肪;第二,要尽可能多地吃天然的、本地的、应季食物;第三,不吃麸质、乳制品、鸡蛋和豆类;第四,每天只吃两顿饭,每晚禁食12到16个小时。
不论是对美国民众,还是对中国民众,这本书提供的饮食法是具有颠覆性的,是否要汲取这个观点,完全是见仁见智。
首先,最挑战人们认知的就是不吃麸质,这意味着不能吃小麦等谷物。对于我这种从小吃米饭长大的人来说,要断大米饭,那简直跟杀人父母般狠辣。所以,读者可以自行考量。
其他两点,笔者表示认同。因为吃足够多的新鲜的水果蔬菜健康脂肪,最好是本地应季食物,这两点跟中医营养学的认知几乎相同。
对于新鲜食物的追求,在西方国家已经不那么重视了。从小红书里的一些美国家庭主妇的餐食制作可见一斑,他们吃的食物至少是30天或60天前袋装或冷冻的。制作晚餐就一个大烤盘,然后拆了一袋袋包装好的半成品鸡腿、火腿肠、土豆等,加点黄油、调料,撒上一堆奶酪,上个烤箱就出炉了。整个操作过程几乎毫无厨艺可言,国内很多网友的留言就是:“这种猪食怎么吃啊!食物没有一样是新鲜的,太可怕了!”
相反,虽然国内超市里的冷柜食物也在增加,但我们国人饮食还是比较追求新鲜度。对于冷冻很久的食物,通常都会认为不够新鲜。从瑜伽饮食哲学来看,食物的新鲜度意味着能量充沛。而人类进食归根结底是在获取食物中蕴含的能量,只有能量充沛的食物被吃下去,我们才能精力充沛。若长期吃低能量或没什么能量的食物,身体的细胞就无法获得能量补给,自然会出现各种运作上的障碍,表现为各种疾病。
对于第四点提到的一天只吃两顿也是可行的,最能省却的一顿就是晚餐。不过这个相当考验人的毅力,如果是一大家子吃饭,你能抵挡住一桌美食的诱惑,那真是不容易。若一个人倒还好,喝点柠檬蜂蜜水也就熬过去了,慢慢习惯了就适应了。
在现代都市社会,往往是商业力量在决定着人们吃什么。我们确实可以多看一些人的观点,有机会的话再通过试验去比对,说不定能重新建构出适合自己的饮食大法。正所谓“法无定法”,适应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