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环境与健康 你了解多少

  健康素养66条指出: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那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哪些环境因素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呢?

  一是空气污染。空气的清洁程度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食物、土壤或水体,进而通过饮食或饮水等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对健康造成危害。

  二是饮用水污染。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包括取水、制水、供水和用水等多个环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是最基础的保障,应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控措施,严禁任何危害水源水质的建设项目或施工活动,以及一切污染水源水质的生产、生活行为。

  三是土壤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可通过迁移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还可通过气体挥发或随尘土漂浮到空气中,最终经多种暴露途径尤其是食物链的传递而影响公众健康。

  四是海洋污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调控生态、滋养生命、影响经济、孕育文明。对人类来说,海洋在满足人们食物和营养需求的同时,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也可能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五是气候变化。目前,气候变化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气温升高、 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尽管进程还比较缓慢,但长此以往产生的影响必将不可逆转。同时,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次、强度都在逐渐增大,造成一系列连锁后果,如热浪、暴雨、洪水和干旱、饮用水短缺、林火等,已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六是垃圾分类处置。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上升,大量生活垃圾若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处置,不仅会产生恶臭、滋生蚊蝇、影响周围环境卫生,还会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空气,影响公众健康。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责任。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应及时劝阻或举报。

  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讲究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施垃圾分类。优先选择绿色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适度使用空调,践行低碳出行。

  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卫生,经常打扫室内、庭院卫生,不留卫生死角。厨房、厕所无异味。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分类。爱护公共环境,规范饲养宠物,做好宠物粪便清理,文体娱乐活动不扰民,共同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活环境。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可能影响健康。绿色消费,低碳出行,能助力减缓气候变化。老人、儿童、孕妇、疾病患者和户外工作人员是脆弱人群,要积极关注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极端天气下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变化并及时就医,重污染天气时尽量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高温热浪天气要尽量避暑和防止中暑,低温寒潮天气要注意保暖和防止冻伤,台风和暴雨天气要防止溺水等意外伤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影像
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
游出世界新速度
空军招飞对象综合素质持续提升 今起使用多架运-20运送新飞行学员
以军确认炸死哈马斯军事部门首领 穆罕默德·戴夫
东海开渔
关于环境与健康 你了解多少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