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颖华
近日,一家由孩子们创办的“农业公司”——“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在靖江一小挂牌运营。随着,董事长、财务经理、市场经理、生产部经理等管理人员的到岗,以及校内种养基地招投标的完成,这家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公司,正式进入生产、销售与经营。
校园里的梦想新体验
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实现“无限”梦想?靖江一小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资源,积极筹建“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
“你渴望展现自己的能力吗?你期待在校园中发光发热吗?”本学期一开学,学校便向全校学生发出人才招募令:招聘董事长1人,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与管理;招聘财务部2人,负责公司财务收支;招聘市场部2人,负责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及销售;招聘生产部5人,负责农作物的种植、养护、收获。2月18日,“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招聘会在大家的期待中拉开帷幕,10位从校园海选中脱颖而出的竞聘学生,带着自己的工作计划上台演讲。经过投票评选,第一届管理团队顺利诞生。
随后,“农业公司”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60%的土地,向全校班级进行招标。竞标班级一一介绍自己的承包优势、本学期种植养护计划和预期成果。最终,有6个班级以高票获得承包经营权。而学校30多棵果树的养护则继续由上学期的认领班级来管理。
一切准备就绪,3月12日,“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启动仪式举行。属于孩子们的梦想舞台搭建起来了。
孩子们的劳动实践场
有了自己的承包地,孩子们劳动积极性高涨,每天的课余时间成了他们最期待的时刻。
3月27日,新一季农作物开种了。502班的同学们,来到菜地里种起了黄瓜和番茄。同学们有的拔草,有的锄地,有的种苗,有的浇水,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他们在技术指导员汪老师的带领下为菜地铺上了地膜,后期还准备给蔬菜搭棚。504班计划种植秋葵和花生,同学们提前把土地都翻了一遍,然后分头寻找种苗,等准备好小苗就可以种植了。405班的同学们打算种植番薯,只等4月中旬播种的时间一到,他们班的承包地里也要忙活起来了。
负责鸡舍养护经营的501班,按学号轮流派同学到鸡舍劳动,打扫鸡舍,收集午餐时的剩菜剩饭给鸡喂食。让同学们感到惊喜的是,在他们班中标以后,鸡舍的母鸡竟然开始下蛋了,每天都能捡到一两个鸡蛋。
每周二的中午,是“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管理团队的例会时间。3月25日,正值周二,开完例会的管理团队又来到公司自持的菜地查看,发现学校上学期种下的蚕豆下周就可以收获了。于是,大家决定立马进行市场调查,制定销售计划。他们预估着蚕豆的产量,商量着回家询问父母蚕豆的购买价格、周末到菜场去了解市场行情、采摘以后把蚕豆卖给谁。
这两天,趁着好天气,计算机组的殷老师带着孩子们调试太阳能自主发电装置。从电瓶供电改为太阳能板发电,他们想用科技的力量更好地解决养殖区视频直播设备的供电问题。这样,更多同学就能在云端参与养兔养鸡了。
在劳动的实践场里,孩子抡起袖子播种希望,在阳光绿意中培养劳动情怀、铸就劳动品格、收获劳动果实。他们的脸上不光有晶莹的汗珠,还有那藏不住的喜悦。
自主管理中的“无限”成长
“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学校坚持“让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所有辅导老师、技术指导员也都自觉遵守“只配合不插手”的原则,放手让孩子们在不断试错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兔舍的兔子当了妈妈,孩子们高兴地抚摸了小兔子,谁知其中几只没过几天死了。向技术指导员郭叔叔请教后才知道,母兔靠嗅觉来识别自己的孩子,被摸的小兔子沾染了人的气味,母兔就有可能弃崽。这下,孩子们不光长了知识,还长了记性,再也不敢随便触摸了。
306班的菜地里已经种下了莴笋,但有一半底部打了叶,另一半却没有打叶。班主任孙老师笑着说,他们班的孩子是想看看莴笋打叶和不打叶的生长区别呢!
据了解,后续,“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还将组织开展写观察日记、绘画写生等活动;成立劳动基地科技站,让孩子们参与基地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在实践中提升科技素养;对收获的部分农作物进行加工,让孩子们体验农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并从中探寻当地特产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与浙江省地质博物馆合作,用地质科学助力孩子们的劳动实践。
“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的成立是靖江一小劳动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孩子们在这里种下的是农作物,收获的是自己“无限”的成长。学校校长徐华锋表示,通过“安澜书院农业无限公司”的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希望在校园里逐步形成学生自治的管理模式。“从劳动实践中获得成长,是支撑孩子们未来发展的无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