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亩产破800公斤创全区新高

我区“再生稻”头茬喜迎丰收

  首席记者 唐柯 摄

  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周介媛)近日,从我区河上镇众联村杭州博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帆农业”)的“再生稻”百亩示范方传来好消息:经省农技推广中心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其头季稻最高亩产达832.33公斤,平均亩产801.26公斤,一举打破全区纪录。

  “再生稻”是“一种两收”的高效种植模式,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休眠芽再次生长,具有“三高四省”优势——高产、高效、高质,且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结合机收损失率的严格控制,能显著提升亩均效益。今年我区再生稻种植面积约3500亩,单产提升效果明显。

  博帆农业负责人、“新农人”卜逸阳介绍,本季“甬优4901”再生稻于4月初播种,通过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稻渔综合种养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综合应用,实现了水稻生长平衡、青秆黄熟,且抗倒伏能力突出。

  参与现场测产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亚梁表示,萧山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部署,于2019年引入再生稻,为减少头茬收割对稻桩的压损,采用再生稻专用收割机及回型收割法,为二茬高产奠定基础。尽管遭遇持续高温、台风等不利气候,萧山通过优化配套技术开展高产攻关,成功打造再生稻抗逆增产、节本增效的技术样板。该样板不仅为浙江省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更有望成为全国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标杆,对推动区域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

  下一步,我区将以稳粮增收、固本增效为目标,持续推进再生稻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加强优质品种选育与推广,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稳产保供长效机制,为区域粮食安全筑牢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公益
我区住宅老旧电梯迎来“换新潮”
义桥镇图书馆引入视障阅读机: 用细节传递温度 让书香触手可及
我区“再生稻”头茬喜迎丰收
浙江吉泰绿色智慧商砼项目启动
萧山机场初心站听障志愿者暖心服务获网友点赞
红山农场 全面开展“六清”专项行动
锻炼莫跟风 这些误区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