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陈梦迪)近日,萧山邻家联合康养机构的护理员小朱来到临浦镇白鹿塘村汤大伯家,为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耐心询问其近期身体状况,并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服务结束后,汤大伯的家人通过“民政通”系统直接使用电子消费券完成费用抵扣,全程便捷、省心。
“以前做一次上门护理,自己要付不少钱,现在有了电子消费券,不仅负担减轻了,服务也更规范,我们更放心。”汤大伯和家人表示。
这也是我区首单使用消费券抵扣的上门照护服务,标志着萧山在落实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照护失能老年人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带来更多的支出负担,“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有效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这一刚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7月23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也是中央财政首次以消费补贴的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中度以上失能老人可通过“民政通”(含小程序、App)在线申领电子消费券,自主选择服务项目与服务商,系统会自动计算补贴金额,实现“一券通享”。
据悉,该电子消费券覆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多种服务类型,政府补贴比例达40%,社区及居家服务的月补贴额度最高为500元。举例来说,一项原价100元的居家上门服务,使用电子消费券可抵扣40元,老人仅需自付60元,即可享受同等质量的服务。
“通过适度补贴提升中度以上失能老人的实际支付能力,不仅给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也极大缓解了家庭的照护压力。”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这项惠民政策扎实落地、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我区开展了广泛宣传,将“电子消费券如何申领、如何使用、哪里可用”等关键信息清晰、直观地传递至每一个潜在受益家庭,努力做到政策“家喻户晓”。
在消费乘数效应的推动下,这一政策将有效缓解家庭照护压力,还有助于培育养老相关产业,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的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