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数智幼教“吸睛” 连续两年亮相全球智慧教育大会

  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李阿慧)前不久,2025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萧山数智幼教的系列成果再度成为焦点,吸引全球教育界目光。这已是萧山数智幼教连续两年站上这一国际平台,能持续在全球舞台“圈粉”,背后“吸睛密码”究竟是什么?

  “可触摸的未来幼教”

  在萧山展台,“可触摸的未来幼教”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个个看得见、可体验的鲜活场景:

  借助AI阅读资源库,幼儿可以自主倾听故事,还能与智能体对话伙伴进行深度互动,更可走进 AI 童话创作直播间,亲手将奇思妙想转化为专属故事,完成从“听故事”到“创故事” 的能力跃升。

  针对教师成长,通过模拟终端体验“智能四步法”——扫码生成个人能力画像、获取AI定制学习处方、自主完成微任务、实时收获激励评价,每一步都清晰可感,让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 “看得见、可衡量、能落地”……

  生动的数智应用演示、配套的实践视频解说,吸引了近万名来自全球的教育管理者、幼儿园园长及一线教师驻足观看、交流探讨。

  而这些亮相的成果,并非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源于萧山学前教育中真实保教过程的生动提炼。

  如开悦幼儿园,通过AI阅读资源库和智能体伙伴,让数万名幼儿发挥创想力的同时,跨越时空限制共读共创,实现优质阅读资源的普惠共享;河上镇中心幼儿园则借助数字技术盘活古镇文化资源,让孩子在无界研学中实现“活态传承”;广元幼儿园通过“五步人机共创法”创作出真正属于孩子自己想法的园歌,让AI成为文化创新的伙伴;职工幼儿园则用“智能四步法”展示了教师研修的范式变革,使教师数智应用能力平均提升42%,并生长出16门个性化培训课程等。

  “让技术成为有温度的教育伙伴”,是萧山数智幼教共同体的建设初心。“萧山用实践证明,当技术真正回归育人本质,学前教育可以成为数字时代最温暖的起点。”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专家在观展后这样说道。

  从“一园试点”到“全国共享”

  如何让这份教育温度传递得更远? 萧山给出了“共同体”扩面的答案。

  在2024年的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由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共同组建的全国数智教育幼教共同体正式成立。这一平台打破校际、区域壁垒,为萧山数智幼教从“区域实践”走向“全国辐射”按下 “加速键”。

  随着“1+10+N”机制的深度落地,萧山数智幼教的共享网络正不断织密。在技术层面,以“1”个AI幼教平台为核心支撑,衍生出高效管理、资源均衡、教师成长、幼儿发展等“10”类核心应用场景,可灵活适配“N”所幼儿园的个性化需求,让技术不再是“标准化模板”,而是“定制化工具”;在业务层面,以开悦幼儿园这“1”所核心试点园为原点,为全国“10”多个省市的引领园提供“线上教研+线下帮扶+专项指导”的立体化支持,再由引领园精准赋能所在省市的“N”所实践园,形成“核心引领、层层传递、全域覆盖”的资源共享格局。

  截至目前,该模式已辐射全国13个省市39所引领园,带动500多所幼儿园、5万余名教师、20万名幼儿共享优质资源,通过平台共用、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构建起了示范引领、协同共进、抱团共建的教育教学生态。

  今年大会上,这个成立了一年的“共同体”又发布重磅成果——《幼儿园数智教育应用场景建设指南》,从建设原则、场景分类、技术路径、伦理规范等维度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行动路线图,旨在帮助全国幼儿园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入口,真正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未来,萧山将持续加强与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继续深化共同体建设,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幼儿发展标准,并探索跨境教育资源共享,让数智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共富、爱达千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新媒+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漫谈
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萧山区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活动
密切关注社情民意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打造“智造新心脏” 江南创智谷城市设计方案揭晓
萧山数智幼教“吸睛” 连续两年亮相全球智慧教育大会
治本攻坚 凝聚安全生产共治合力
稻鸭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