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新电力搭建选才舞台 培育技能主力军

  本报讯 (记者  靳林杰  韩杰  通讯员  黄子力  高越)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近日,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为期9天的核心能力对应Ⅳ级“人人过关”考核,全面检验员工队伍实战能力,为企业与区域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据了解,本次考核围绕专业理论、技能实操和综合评价三大板块,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多维立体的考评体系。企业坚持“全覆盖、无遗漏”原则,打破用工类型界限,将全部岗位人员纳入考核范围,真正实现从管理到一线、从技术到辅助岗位的全面贯通。在9天集中考核中,共有1127名员工参与,完成笔试1111人、专项面试19人、实操考核275人,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提升”的预期目标。

  “既要懂理论,还要会实操,这样的考核才实在!”一位刚完成电力设备运维实操的员工梁锦豪如此评价。本次考核不仅检验员工的岗位技能与专业知识,更注重综合素养和实战能力。26个专业的笔试、1个专项面试与14类实操项目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评估人才实际水平,为企业精准识人、科学用人提供可靠依据。

  “‘人人过关’不是终点,而是员工能力提升的新起点,”公司人资部主任叶颖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考核,让员工看清自身短板、明确提升方向,真正激发‘学业务、钻技能’的内生动力。”据此,企业同步构建“内部人才市场”与“培训再提升市场”两大平台,推出“入市标准”和分类管理机制,系统破解“人岗不匹配”问题。

  针对考核结果,企业建立起“再匹配期—提升期—预警期”三阶段动态管理机制:高绩效、高能力员工可经“岗位双选”优先推荐至关键岗位;暂时能力不足的员工则进入“培训再提升市场”,接受设备操作、安全规范等定向培训;预警期员工更可享受“导师带徒”一对一帮扶,真正实现“不落一人、共同成长”。一名无职称、无技能等级证书的“双无”员工姚锦姗表示:“公司帮我制定提升计划、组织培训,让我有了明确目标,今年一定要拿下初级政工师!”

  下一步,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将持续完善“内部人才市场”运作机制,优化人才选、育、用、留全链条体系,进一步激发员工潜能、提升队伍素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萧教助企” 为萧山发展“提质增温”
民盟区委会组织开展 “AI基础设施体系”专项调研
科学家携绘画机器人点燃青少年科学梦
校企联手 信息港小学让孩子玩转AI
银龄功夫启新程
政银携手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港澳台学子走进萧山科创一线 感受农业科技与前沿学科实力
“萧养菁英计划”开班 提升养老护理员能力
中新电力搭建选才舞台 培育技能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