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陈伟聪 杜科慧 通讯员 富慧)今年9月20日是第11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昨日,我区举行以“致敬希望英雄”为主题的“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无偿献血者等为生命带来希望的各界人士致敬。
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接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从2013年实现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我区已有3000余名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他们时刻准备着为挽救他人生命贡献一份力量。截至目前,成功捐献案例已达29例。
活动现场,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爱心人士齐聚一堂。他们之中,有我区首位捐献者陈剑,有年龄最大的捐献者林刚以及两次捐献者金圣榆。他们是我区众多捐献者中的一个缩影。
2013年,陈剑成功为一名远方的孩子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作为全区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实际行动开启了萧山生命接力第一棒。他说:“这次捐献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我第一次献血就是父亲带我去的,母亲也经常教育我,其他的帮不了别人,像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做!”
林刚是一位老师,他在53岁时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学生做了表率。他说:“在捐献前一天还在上课,课堂上我向同学们‘请假’。当他们得知我是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所有人都为我点赞。这个举动不仅能为他人送去生的希望,同时也在同学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爱心的种子,很有意义。”为了保证捐献质量,他特意在捐献前一个月进行体能锻炼,成功降低了脂肪肝指标。
金圣榆是一位医生,他不仅在岗位上治病救人,在造血干细胞捐献中更是义不容辞,点亮了他人的生命之路。身材瘦小的他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他说:“这是身为医生,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要做的。”
活动现场,我区成立了“萧山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爱心工作室”,旨在汇聚社会爱心力量,通过专业化、人性化的志愿服务,全方位地关怀、支持和赋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志愿者,弘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消除公众对捐献的误解与疑虑,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更多血液病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
人道、博爱、奉献。在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到来之际,萧山区红十字会呼吁广大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积极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为萧山注入更多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