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标准化工作 “碳”出绿色发展路

  ■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俞建定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加快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区企业主导和参与8项国家标准的制定,涵盖能源消耗限额、能效等级、碳足迹量化等关键领域,为相关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不仅规范了企业的生产行为,还倒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

  在化纤纺织块状产业中,恒逸石化主导制定《化学纤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6889—2025)强制性国家标准、恒远新材料参与制定《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化学纤维》(GB/T 45540—2025),通过引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研发节能设备,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荣盛集团将碳排放管理纳入全流程管控,实现数据动态监测与技术升级同步推进。在绿色低碳标准引领下,企业掀起绿色转型热潮。

  标准化试点是探索新型标准化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区在“双碳”领域启动了《绿色低碳制造标准化试点》等一批省级重大标准化试点项目。这些试点项目通过绿色制造、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绿色快递包装标准化试点》剑指包装浪费问题,项目通过优化包装材料设计和回收体系,显著减少了快递行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绿色低碳制造标准化试点》则聚焦某一行业或领域的低碳转型,搭建起行业低碳转型的标准体系,为企业绿色制造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从标准体系构建到试点示范引领,从企业实践突破到产业生态升级,“标准化”已然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硬核力”。未来,我区还将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动全产业链的低碳转型。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大力打造绿色发展的“萧山样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文化 漫谈
   第08版:财经
国开行“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超6万亿元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
萧山80余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点燃新质生产力星火
76家“爱心驿家”织成“保姆级”服务网
全国首个空港全域政务服务驿站启用
推进标准化工作 “碳”出绿色发展路
红旗飘飘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