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心+站点”双轮驱动 织密劳资纠纷化解民生网

  ■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曹佳晨

  劳资纠纷高效化解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义桥镇聚焦这一核心要点,以“调解优先”为工作导向,通过启用一站式矛调中心、推进劳动关系综合服务基层站点建设“双轮驱动”,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延伸至基层末梢,切实减轻群众维权成本,增强劳动者与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站式矛调中心:

  聚焦劳资纠纷筑牢解纷枢纽 

  作为辖区矛盾化解“核心枢纽”,义桥镇一站式矛调中心于9月启用。该中心位于罗峰路48号,面积5000平方米。中心聚焦劳资纠纷痛点,整合便民服务、综合执法、司法调解等15个部门,重点强化劳动监察、法律援助力量,实现“六心三队两所一站”集中办公。针对劳资争议,提供“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服务,覆盖诉求对接、证据梳理到权益保障全流程,真正做到“办事进一门、劳资争议一站解”。自运行以来,已调解纠纷1203件,其中劳资纠纷973件,帮劳动者追回薪资2958.39万元,将劳资矛盾化解在基层,筑牢“矛盾不出镇,劳资权益零距离”防线。

  为确保矛调中心高效运转,尤其是提升劳资纠纷化解质效,一系列精细化工作机制同步落地。在人员配置上,中心实行“日常轮值+实战锻炼”双轨模式:每日安排经验丰富且熟悉劳资政策的村社治保主任、妇联主席驻点轮值,同时邀请劳动监察骨干、专业律师定期坐班,直接对接劳资纠纷诉求,凭借专业优势快速响应;同时接收新入社区的年轻干部挂职锻炼,重点参与劳资纠纷调解、诉求处理,让他们在实战中提升劳资政策解读、协商沟通与矛盾处置能力,为基层劳资纠纷化解储备后备力量。在协同机制上,创新社会治理周情分析“烧烤会”,重点研判劳资纠纷高发领域;建立“综警网消+劳动监察+法律援助”联动机制,复杂纠纷多部门联合调处,切实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基层服务站点:

  织密“家门口就业服务”网络

  在基层服务延伸上,义桥镇严格遵循“有场地、有队伍、有清单、有机制、有载体、有成效”的“六有”标准,以杨岐社区、昇光村等5个村社为试点,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窗口,提供劳动法律咨询、纠纷协调、争议调解等维权服务。

  目前,杨岐社区试点窗口已完成建设,蛟山、联三、星荷、田丰等4个村社窗口正有序推进,预计12月底前将全部完工,届时将形成“镇有中心、村有窗口”的两级服务网络。杨岐社区以品牌化、创业赋能为重点,打造“领创旗”就业服务品牌,依托智播汇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支持;技能培训聚焦“传统技艺+现代技能”,重点培育本土生活服务类主播团队;纠纷调解设“老兵调解室”,借退役军人“战友情怀”调解新形态就业群体争议;星荷社区则侧重基础服务与邻里化,以劳动保障窗口为核心,多渠道推政策岗位,强化基础就业帮扶;双轨技能培训注重非遗课程与灵活就业之间的融合;“邻里荷调解室”,则通过调解员“邻里帮”模式,以熟人信任化解劳动争议。

  下一步,义桥镇将继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窗口标准化、智能化、长效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准性与便民性,在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环境,为全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文化 漫谈
   第08版:教育
   第A01版:渔浦义桥
   第A02版:综合
   第A03版:综合
   第A04版:综合
让“民生清单”变“幸福清单”
“中心+站点”双轮驱动 织密劳资纠纷化解民生网
安全不缺席! 筑牢孩子 “反邪防火墙”
身边的“美德标兵”传递榜样力量
韩祯祥故居展示馆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