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八旬老兵讲军旅故事 “暖光教联体”打造红色课堂

  本报讯(通讯员 徐雅楠 记者 王俞楠)近日,世纪之光幼儿园“暖光教联体”活动联合盈丰街道利丰社区,为中班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课堂”。80岁高龄、曾服役18年的老兵俞尧利受邀走进教室,用朴实的话语、鲜活的记忆,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爱国”二字从课本走向生活,变得可听、可感、可学。

  “听到孩子们的掌声,我心里暖烘烘的,就像当年在军营里收到战友递来的热馒头。”课堂一开始,俞尧利的开场白便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他没有讲高深的道理,而是从自己的童年讲起——小时候的他并非如今这般硬朗,而是个比同龄人矮半头的瘦小娃娃,衣服穿在身上总是空荡荡的。可“当解放军、扛枪保家卫国”的梦想,早在他看到村里军人叔叔列队走过时,就悄悄在心里发了芽。“妈妈告诉我,想当兵得先长结实,不然军装都撑不起来,枪也扛不动。”俞尧利笑着回忆,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此戒掉挑食的习惯,以前不爱吃的青菜成了“营养宝贝”,玉米粥、红薯饭也吃得香喷喷。这份坚持没有白费,18岁那年,他顺利穿上军装,握着军装领口的那一刻,兴奋得一夜没睡——当兵梦,终于跨出了第一步。

  军旅生涯的故事,更是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俞尧利告诉孩子们,刚进部队时,最基础也最磨人的就是站军姿:“得像钉子似的扎在地上,肩膀平、腰杆直,连手指头都要贴紧裤缝。”夏天太阳晒得后背火辣辣,汗水滴在地上也不能动;冬天寒风像刀子刮脸,鼻尖冻红了依旧咬牙坚持。为了练好正步走,他每天对着墙练踢腿,腿上绑着沙袋,练到脚腕肿得像馒头,夜里翻身都疼。可当后来听到一百多人的脚步声汇成“咚、咚、咚”的巨响,震得地面微微发颤时,“心里的自豪劲儿,比吃了蜜还甜——那是军人的气势,是集体的力量!”

  “把课程主导权交给孩子,让红色教育融入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本真。”“暖光教联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与老兵的相遇,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军旅岁月,更让爱国情感变得具体而温暖。而这颗在秋日里种下的爱国种子,终将伴随孩子们成长,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灿烂的底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镇街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生活
   第08版:影像
市民运动新去处 钱江世纪城江景网球馆亮相
国际减灾日消防演练拧紧“安全阀”
一站式服务解民忧 党湾庆丰村数智生活馆点亮美好乡村生活
开悦社区举办秋日文明市集
听八旬老兵讲军旅故事 “暖光教联体”打造红色课堂
文化惠民文艺演出走进城山村
诸坞村举行崇学尚德表彰仪式
农业公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