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和17日,为了提高小记者的急救意识,学习正确的急救技能,萧报小记者团开展了“让急救成为我们的习惯和本能”活动。
活动中,石头哥哥介绍了关于急救的知识以及三角巾包扎法,之后还在人体模型上演示了心肺复苏的全过程,让小记者们真正掌握急救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做心肺复苏首先要开放气道,用左手托住病人下颌,右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若呼吸道有异物阻塞,应立即清除,然后进行人工呼吸……”石头哥哥耐心地教小记者们关于心肺复苏的步骤。
“现在学会了吗?谁愿意来试试。”话音刚落,就有小记者走到模型旁,开始对模型进行胸外按压,虽然力气小,可动作规范,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接着,其他小记者也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连家长也忍不住围观学习。
本次活动,石头哥哥带领小记者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急救技能,掌握这些急救知识,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通过互动十足、实用性强并且充满趣味与探索的小游戏,让小记者们轻松掌握急救技巧。(文/洪磊 摄/郑颖超)
小记者 来子洋 汇宇小学102班
这次活动石头哥哥教我们心肺复苏的方法。第一步是检查患者有没有昏迷,第二步是检查他口腔内是否有堵塞物,第三步是请身边的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第四步是双手掌心重叠、十指交叉进行胸外按压,第五步是人工呼吸。这些方法听着简单,但是我们尝试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好多细节做得都不到位,石头哥哥一一帮我们纠正过来了。
草莓姐姐教我们如何用三角巾包扎头和肩膀。小记者们两两一组,按照草莓姐姐教的方法给对方包扎。可是三角巾在我手上,完全不听我的指挥,我没办法把它固定在小伙伴受伤的地方,最后我在草莓姐姐的帮助下才完成。
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急救,把这些急救知识转化为急救技能,可以帮忙身边更多的人,我觉得很有意义。
小记者 于书萌 高桥小学204班
到了活动地点,老师拿出一个人体模型,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心肺复苏的急救过程。发现受伤人员,首先要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同时立刻让周围人拨打急救电话120,然后再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时,身体前倾,手臂伸直,两手交叠在一起,用上半身的力量在受伤人员胸骨的位置用力向下按,再放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讲解完后,我们都跃跃欲试,我也在人体模型上体验了一下,心肺复苏整个过程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接着,老师又讲解了头部包扎和肩部包扎的要领,还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就地取材的办法,尽快实施救援。
这次小记者活动又好玩又有意义,让我体验了急救的全过程,受益匪浅。
小记者 谢孜豪 北干小学205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和另一名小记者互相做对方的“伤员”,我们学习创伤包扎止血法,分为头部包扎法和肩部包扎法。之前看石头哥哥的示范操作,我一开始觉得好简单哦,可轮到我上手操作的时候,却手忙脚乱,包扎头部的三角巾总是不听话,我还没来得及打结它就已经脱了,后来在石头哥哥的鼓励和指导下,我终于成功了,虽然包扎得不是很美观,但是我成就感满满。
活动结束后,我想我以后也要做一名小小宣传员,把这次学到的急救技能传递给同学和家人,帮助更多的人。
小记者 吴亦骁 信息港小学102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心肺复苏环节。先拍拍昏迷者的肩膀,然后摸脉搏,请边上的人帮忙打120,再轻轻将昏迷者的头转向我们这一侧,然后用大拇指把他的嘴巴打开,看看里面是否有物体,如果有物体的话需要把手摆成剪刀姿势,伸进去把物体取出来。取出物体后,把他的头摆正。我们两手掌跟重叠,两手手指交叉翘起,按在胸口,跪下去往下按压,按好后捏住他的鼻子做人工呼吸,要像吹气球一样把气呼出来,这样心肺复苏就完成了。石头哥哥点名要我做的时候,我感到很紧张,一直在出错,但是石头哥哥还是帮我纠正了错误。所有小朋友都做完的时候,石头哥哥又让我做了一次,这次我改正了前面的错误,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