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萧山农商银行来说,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该行克难攻坚、逆流而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品牌渐次打响,支持实体经济主力军的地位不断彰显,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有情怀的全国一流社区银行的步伐不断加快。下面用10大关键词回顾萧山农商银行的2020年!
■通讯员 芦芳 曹纯宁 胡晨
支持企业复工达产:担当
2020年2月
该行出台“减息免息优服务”助企惠企10条,通过精简办贷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等为企业提供足额、便捷、便宜的全方位金融支持。
这一年,该行认真贯彻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在疫情较为严重时期,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保障医疗防疫和生活物资生产供应,安排50亿元贷款规模专项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进入新形势时期,加快落实融资畅通工程,助力企业复工消费振兴。减息让利达3389万元、惠及客户3738户,发放人行专项再贷款71.73亿元。同时,第一时间向萧山区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这也是自萧山区发布捐赠公告以来,区慈善总会收到的首笔大额捐款。
推出“最多跑一次”2.0:便捷
2020年3月
该行携手萧山区社保中心、医保萧山分局推出“退休跑零次”专项服务,借助人社一体化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信息归集等方式获取退休人员信息,主动与退休人员联系,详细介绍当月缴费、医保延缴、市民卡银行账户激活等事项,帮助退休人员一次不跑实现次月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和医保缴费。
这一年,该行推出“最多跑一次”2.0版本,开展“政银通”和“社银通”便民便企服务工程,累计代办社保、企业开户、不动产抵押等事项51万余笔;独家代理萧山区“亲清在线”“民生直达”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惠企、惠民政策补贴资金的线上兑付,已在平台新增区农业农村局等10个政策兑付部门,陆续上线29条补助政策,累计代发补贴资金9.85万笔、3.02亿元。启动“5421”社区银行建设工程,上线社区银行公众号系统,举办社区银行营销大赛活动360场,在丰富居民生活的同时加强金融服务可得性。
启动大零售优化项目:转型
2020年4月
该行与开元酒店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向开元酒店集团客户和员工代表进行“浙里贷—随心贷”综合授信,并为开元酒店集团在杭3000余名员工和150万余名“开元商祺会”会员定制专项优惠贷款。开元酒店集团向该行全体员工和贵宾客户发布定制礼包并提供酒店专享服务。
这一年,该行启动大零售优化项目,推进财富体系建设。与区委老干部局合作,推动“银色家园”标准化建设,重点探索和推进金融支持志愿服务的“时间银行”项目。通过开展异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运营互补,丰富“金融+”场景。
“慈”之以恒反哺社会:责任
2020年5月
该行在杭州市消薄增收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获评“杭州市消薄增收特别贡献企业”。6月,荣获萧山区“慈善突出贡献企业奖”。近日,又有消息传来,该行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这一年,该行扛起了地方银行的责任担当,将消薄工作与自身经营相结合,强化支持、创新机制、优化服务,积极引导金融的活水流向农村洼地。成立1000万元的乡村扶贫帮困基金,用于全区农村扶贫与特困救助帮扶等,支持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建立1000万元“留本冠名”慈善基金,每年向区慈善总会捐献基金增值收益共100万元,用于困难军人与公安局困难民警的救助帮扶;常态化参与萧山区“春风行动”,集体捐赠100万元,冠名“农商银行· 春风困难职工帮扶”项目,精准帮扶困难家庭。
助力本土智能制造:创新
2020年7月
该行与萧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三年内(2020-2022年)为萧山智能制造和有机更新项目新增1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10月,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人才贷”项目提升工程,在三年内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更好服务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计划。
这一年,该行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推出“小惠贷”“商贸贷”“复工贷”等,促进本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助力萧山区打造“新制造中心”。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初心
2020年9月
该行和杭州市级双管两新组织胜达集团党委举行“银企党建联盟共建”签约仪式,搭建“银企”党建合作平台,以党建引领赋能银企高质量发展。该行还向胜达集团专项授信有机更新贷款3亿元,向集团员工授信“惠工贷”5亿元。同时,双方联合开展“爱心护苗·共助成长”助学奖学行动,向河上镇小学捐赠图书500册。
这一年,该行围绕打造“一二三四”党建工程,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奋发有为,通过落实基层党建,建强一个组织;深化政银和银企两大共建;聚焦意识形态,推动思想政治、合规从业、党风廉政三大建设;做好疫情防控、普惠金融、深化转型、队伍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
资产首超2000亿元:实力
2020年10月末
该行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06.43亿元,成为全国第18家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的农商银行。
这一年,该行宏观审慎配置资产,合理调整投融资结构,推进“优”的发展。年末总资产2033.45亿元,其中各项贷款1175.56亿元;总负债1877.73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568.22亿元。存贷款分别占萧山区银行业市场份额的29.10%和22.49%,均列全区首位。
数字赋能成效初显:智慧
2020年11月
该行推出“主体追溯码”服务,并以此为载体,打造农贸市场智慧化移动支付、主体追溯信息的“互联网+支付”消费场景。
这一年,该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智慧金融项目。推进金综平台应用,扩大社会数字化金融覆盖面。上线远程视频核实开户意愿系统,新增免填单交易,试点上线无纸化柜台,部分交易实现了电子印章和电子凭证,推广智能排队填单系统。
政银共建乡村振兴:升级
2020年12月
该行与区农业农村局举办党建引领政银共建乡村振兴启动仪式,推出“村银共建新农村”活动2.0版本,以党建为载体,实现了合作、支持和服务升级。该行将在“十四五”期间捐赠“政银共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8亿元,用于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并投入300亿元专项贷款,重点支持涉农经济主体和乡村企业发展。
这一年,该行向各行政村捐赠共建资金2.15亿元,累计捐赠10.91亿元,全部用于民生工程。通过推动信贷资金顺势流动、精准投放,助力打造治理型、文化型、产业型、生态旅游型等乡村振兴的多样化样板,为美丽乡村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社会评价充分肯定:荣誉
2020年
该行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陀螺”评价百强主榜单中,由上年的第93位上升至第88位;副榜单中,在城区农商银行运营管理能力位居第3,服务能力第8,体系智能化能力第9,还获得《银行家》杂志“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最佳风险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单项奖,并获评杭州市“纳税贡献突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