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3万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5万元,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88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以上……
2月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杭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情况。
据介绍,《纲要》是杭州进入新发展阶段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部署了十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全文共6.5万余字,分为15篇52章30个专栏。
《纲要》提出到2035年,杭州城市综合能级、核心竞争力、国际美誉度大幅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展现。力争做到“五个率先”:
率先以数字变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进入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索形成有利于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率先以城市大脑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构建整体智治体系,法治杭州、平安杭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
率先以独特文化魅力彰显文化自信,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人的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率先以城乡区域大统筹推进共同富裕,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等,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率先以全域大花园建设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更加优化,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成效显著,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六个前列”,一是综合实力走在前列,力争杭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3万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万元。
二是数字变革走在前列,城市大脑更加智慧,数字社会建设更加深入,杭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
三是城市治理走在前列,各领域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建成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到90%以上。
四是文化建设走在前列,2022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建成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4%。
五是生态环境走在前列,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成效明显,千岛湖、钱塘江、富春江、大运河等重要水系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湿地水城”成为新时代杭州的鲜明特色,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
六是生活品质走在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5万元,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88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以上,建成人民的幸福城市。
《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十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策源地。二是引领数字变革潮流,建设新时代数字杭州。三是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强大动力源。五是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链接点。六是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七是优化市域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全域城区化。八是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协作新高地。九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十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样本。十二是锚定共同富裕方向,建设幸福示范标杆城市。十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杭州。
据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