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5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萧过年,一项项举措暖人心

所前二小送给学生一份特别的“仪式感”

去农贸市场买菜
帮忙洗车

  ■记者 潘佳佳

  作为学生,在寒假里自然无法回避要完成各种作业,但是我区所前二小的老师们则是让孩子们欣然接受这份作业,不仅让这份作业暖心,甚至充满“仪式感”。

  特别是在开学前后,老师们更是将这份仪式感发挥极致,通过各种展示的方式,如制作纪念册、进行微信发布、手绘小报、写心得体会等,送给孩子们一份精神上的厚礼、一个善意的提醒。提醒孩子此刻生活的美好和珍贵,提醒他们,人的一生长度有限,别忘了现在经历的所有,都是属于我们生命里独有的记忆和感受,会不断丰厚我们的成长。

  “全校有50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他们的家乡大部分在安徽、贵州、湖北、江西、河南等地。今年,他们和父母一起选择留萧过年,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学技能、吃苦劳动、年味寻找等方式让寒假作业变得更加有意义、有温度。”对于学生们完成的寒假作业,所前二小副校长钟琦钢对学生们的表现大为赞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萧过大年,

  开展劳动迎新活动

  今年,所前二小几乎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均选择了与爸爸妈妈一起留萧过年。像学校206中队的44名队员中有26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均是第一次在萧感受春节。

  寒假里,在中队辅导员林老师的指导下,留萧的学生用小小的双手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过年方式,为第二故乡萧山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虽然来自外地,但很多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特别接地气,放假期间,没有让孩子吃吃喝喝玩玩,而是让孩子再次学习技能和本领,学会吃苦。”林老师表示,很多孩子都在家长的陪伴下亮出了自己的绝活,品尝了生活百味,特别感动。

  来自安徽宿州的小诺一家在萧山开了一家汽修店,春节期间由于洗车工不够,8岁的小诺二话不说拿起抹布干起了简单的擦洗工作,引得车主连连夸赞。学生珠珠来自安徽凤阳,她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都在忙工作。因此,放假时,珠珠独自担负起了家务清理任务,洗碗、拖地干得越来越麻溜,非常懂事。

  此外,其他学生在假期里还开展了动手做美食活动。揉面粉、擀饺子皮,剁馅、捏边……一只只小饺子凝聚了每一个学生对远方长辈的想念之情和对新学期的美好希冀。那一个个认真的模样、一双双能干的小手,以及丰富多彩的劳动方式,让老师和家长都深感欣慰。

  暖在萧山,

  寻找充满仪式感的年

  心安处,是吾乡,就地过年,暖在身边。

  这个春节,404中队的小伙伴留萧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他们通过看得见的年味、舌尖上的年味、感受到的年味、行动中的年味,收获了自己独有的过年体验,体验了在萧过年的快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准备年货,写福字、贴春联、包饺子、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同时,动手制作别具一格的窗花,特别是向远方的亲人进行“云拜年”,送祝福,送快乐。也有队员和家人们趁着风和日丽的天气,在杭州范围内一些风景宜人的景点游玩过年,放飞心情。

  这个有仪式感的年,拉近了亲子关系,也让年味的每一刻都弥足珍贵。每一个留萧过年的孩子都非常感谢在异乡爸爸妈妈的照顾以及老师们的帮助。他们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自己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年来,仪式感在所前二小无处不在。校园里,开展“少年军校”“明责少年”等特色活动;校园外,老师们时常带上新年礼物和祝福,慰问留萧过年的孩子,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这份仪式感,正是学校一直以来践行的“走心”教育,所有老师都保持一颗纯正的“心”,关注孩子、了解孩子,并找到真正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方式去协助他们取得进步。

  新学期开启了,这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学生将在学校给予的各种“仪式感”中,努力学习,用心生活,为建设美丽萧山尽自己的一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给孩子的文具,都买对了吗?~~~
~~~
5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萧过年,一项项举措暖人心~~~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文化
   第05版:民生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教育
   第08版:教育
新学期新装备,谨防“美丽外衣”下的危害
新书架
所前二小送给学生一份特别的“仪式感”
湖滨小学百对亲子慢跑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