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0年度萧山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超85岁

优质医疗环境让百姓寿命日益增长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文/摄 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林君英 倪中意

  记者从区卫健局获悉,2020年萧山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5.14岁,其中男性为83.29岁,女性为87.01岁。近5年来,萧山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并处于杭州市平均水平之上。

  萧山户籍人口期望寿命

  连续十年高于杭州市平均水平

  期望寿命又称“生命期望值”或“平均余命”,一般指0岁时的预期寿命,是根据各个年龄死亡率计算得出,可以概括地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萧山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5.14岁,杭州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3.12岁。近十年来,萧山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始终高于杭州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平均水平。此外,据5年来萧山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数据显示,萧山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了1.67岁。

  此外,2020年我区户籍人口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6.65%,比2015年下降了17.6%。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通常被称为慢性病早死概率,是指30—70岁(不含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概率,其实际意义为当年30岁的人群活到70岁前因这四类慢性病死亡的概率。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评价国家或地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稳步提升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下降,显示我区总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萧山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显现。

  2020年度萧山组织开展了全区百岁老人(统计到1921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本区户籍城乡居民)调查登记工作,全区百岁老人(含虚岁)共有240名,居全市之首。2020年度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近30.7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25.35%,同比增长0.51%。2020年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2.81%。

  就医环境和生活条件优越

  让百姓寿命日益增长

  随着我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的提升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下降,老年人口的增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萧山进入了长寿时代。分析其中奥秘,与优质的就医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健康萧山”建设,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智慧医疗让市民就医更为便捷,从排队挂号、扎堆看病,到隔屏问诊、送药上门,从治疗到“智”疗的健康新生态,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生活中的新常态。数字影像信息互通共享、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让各区级医院间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更为紧密。优质资源下沉,也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条件。

  在推进“健康萧山”建设中,我区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区由近1600名家庭医生组成的团队通过对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全力织牢织密萧山公共卫生安全和市民生命健康“守护网”。

  优越的生活条件也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日益上升。在生活中,更多人对健康饮食、健康生活规律、健康运动等追求越来越高,“全民健身”也从一句口号变成了生活中的日常组成部分。在亚运时代的助推下,群众的健身热情高涨,对健身场馆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构建“15分钟健身圈”,今年我区建成21家百姓健身房,各镇街的健身配套建设也在完善中,家门口的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等让市民健身有了更多选择。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行动等日益优化着生活环境。政策惠民,幸福来敲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湘论
   第06版:专题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民生
   第10版:生活
   第11版:财经
   第12版:专题
2020年度萧山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超85岁
“盯关跟”上线 公安规范执法再添“神器”
宁税北苑“天天兑” 助力居民自主参与小区建设
垃圾分类 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