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何可人
亚运会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运动赛场上,更体现在城市升级带给市民的种种实惠上。
作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主阵地、主赛场,当前,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亚运筹备和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推动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通过大力建设公共文化体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走出了一条从“亚运会”到“亚运惠”循序渐进的进阶之路。
完善公共文体体系
让百姓“动”起来
4月2日,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迎来了“化茧成蝶展风姿,玉琮破土惊世人”的一天。
作为亚运筹备的“重头戏”,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克服难点堵点,强化重点要素保障,按时保质推进区体育中心体育馆及体育场、瓜沥文体中心体育馆、临浦体育馆等亚运场馆的改造提升。目前,区体育中心改造提升项目已于3月30日完成竣工验收,计划于9月完成体育赛事功能验收。瓜沥文体中心体育馆目前已完成智能化(安防)工程、专项照明工程,正在进行电力改造。临浦体育馆已于2月完成土建验收,预计6月完成综合验收。
在场馆建设有条不紊推进的同时,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未雨绸缪”,编制亚运场馆运行计划、组建运营队伍,计划今年将完成区体育中心场馆等运营团队的组建,一系列举措为的正是让亚运场馆在赛后可以真正为民所用,发挥最大效用。
此外,各类文体设施建设也驶入了“快车道”。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区将建设各类体育设施100个,加快打造“10分钟健身圈”,计划90%以上的镇街都建起足球场,同时推进区内学校体育场地、公共体育场馆100%向社会开放。文化设施方面,将着力新建城市书房10家。通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百姓搭建更多“动”起来的平台,为丰富百姓文体生活打下硬件基础。
开展多彩文体活动
让百姓“乐”起来
场馆设施建起来了,还要让它们“活”起来,才能让百姓真正“乐”起来。乘着亚运会的东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谋划,大力引进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会,各类文体活动“多点开花”,在营造起浓浓亚运氛围的同时,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区已启动全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等多项国内大型赛事的申办或竞标工作,并正在积极筹备网易实况足球全国大赛、浙江省中小学生乒乓球冠军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计划今年全年将举办品牌赛事活动 5 场以上、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50 场以上。同时,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迎亚运”行动,计划全年组织健身活动170 场次以上。培育校园体育特色品牌,推进“武术进校园”和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在文化活动方面,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定下了开展非遗专项行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场,深化“文化管家”项目等一系列全年目标。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非遗新春七天乐”、“文化暖冬”、“你点我送”、“周末剧场”、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课等众多文化惠民活动纷纷登场。
以“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为发展导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目前,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正积极推进戴村郊野运动小镇、瓜沥棒球小镇创建,开发亚运旅游线路,筹备举办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等。通过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亚运惠民力度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