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迪伟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噪声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噪声像毒雾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它是一种环境污染,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这个“看不见的杀手”,从而远离噪声伤害。
一、什么是噪声?
所谓的噪声,其实就是指当音量过高以至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以及思维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噪声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交通噪声: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
2.工业噪声: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
3.建筑施工: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
4.社会生活: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这类噪声一般在80分贝以下。
二、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医学界将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分为二类:对人体听觉系统的损害和全身性损害。语言与听力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信息中约有11%来源于听觉,仅次于视觉。当人们进入强噪声环境时,就会感到刺耳难受;离开噪声环境后,耳朵还会嗡嗡作响,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现象。如果这种暴露持续时间不长,脱离噪声环境后听觉会很快恢复,属于生理上的适应,这种情况属于功能性损伤。但如果长时间受到过长的噪声刺激,则会引起内耳器官退行性变化,从功能性损伤变为器质性损伤。除了对听觉系统的直接影响外,噪声还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噪声可以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的植物神经中枢,引起头疼、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
三、如何防控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噪声治理工作也愈发重要。常见的噪声治理思路有源头控制、传播路径控制、受声点防护三种。
1.噪声源头控制:降低声源嗓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控制噪声途径:控制噪声传播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声音屏障。声音屏障可有效控制噪声不会扩散,且可有效降低噪声的强度。有声音屏障与没有声音屏障的噪声值可以差出10dB(A)。其次是采用绿化降噪的方式,在轨道两边种植草木,利用草木吸收噪声,降低碳排放。然后是吸声材料降噪,房间布置时,选用棉质的窗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噪音,这是人们最常用的办法,而且效果较为显著。
3.受声点防护:在某些场景下,可能源头控制和传播路径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都比较低。此时可选则对受声点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对于受到高架路噪声影响的居民住宅,可以加装隔声窗,减少通过窗户传播进室内的噪声。又例如对于工作在强噪声环境车间里的工人,可以通过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对身体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