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之江新语》是习书记在浙江期间 思考与实践的宝贵结晶”

——习近平在浙江 (三十九)

  (上接第3版)

  习书记不仅注重树立优秀个人典型,还大力树立先进集体典型,而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形势和需要,树立不同的先进典型。比如带领人民奔小康,习书记就推出了东阳县花园村作为典型;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推出了宁波奉化市滕头村作为典型;还把义乌市树立成深化改革的先进典型。

  义乌本来只是一个位于浙江省中部、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县级市,习书记在调研后发现,这里的基层乡镇压力很大,也很辛苦,责任很大,权力很少,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他经常讲的,孩子大了,原来的衣服穿不进去了,要换衣服。于是,他提出职责权统一,扩大义乌的地方自主权。尽管义乌是属于金华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市,但义乌现在有自己的一套审批制度和机构,许多项目不需要上报金华市里审批。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浙江“11+1”的行政区划,就是11个市,加上一个义乌。在习书记的关心和支持下,义乌得到了快速发展。后来,我们总结经验,提出了“义乌模式”,准备在全省推广。习书记却对我说,不要用“模式”,因为所谓的“模式”就固定不变,改革创新是无止境的。他说应该叫“义乌经验”。在习书记的支持和义乌这个改革典型的影响下,浙江省很多市县乡镇开始扩权,随后“义乌经验”也在全国推广开来,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效应。

  习书记不仅树立各种先进典型,他还特别注重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引导。省里每次给先进典型开报告会,习书记都会亲自出席、讲话,还与先进典型合影留念。有一次,浙江省评出“十大见义勇为勇士”典型,当时习书记外出调研刚刚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特地在省政府大院接见了这十名见义勇为勇士,还在省委大楼前与大家合影留念。2006年12月,温州市苍南县评出了一批“抗台勇士”,一般来说,县里自己评选的先进典型,省委书记是不去接见的。但刚好在苍南调研灾后重建工作的习书记还是赶过去接见了“抗台勇士”,与他们交谈并合影。可见,习书记确实很注重树立先进典型,也很注重用先进典型引路和推动各项工作。

  采访组:我们注意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多次讲到深化改革、推动浙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问题。根据您随同调研的观察,请谈谈他是如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在深化改革等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

  周咏南: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都一再强调:“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在习书记看来,政治上,一定要不折不扣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济社会发展上,也必须把中央的精神坚决贯彻好、落实好。但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社会政策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他经常说:“我们中国这么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部的情况跟东部的不一样,东北的情况跟南方的又不一样,如果都用一个政策去套,就像把同一件衬衣拿给不同的人穿,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大家穿着就很难受。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的发展是比较快的,所以我们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要把中央的精神与我们浙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把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好,并努力为全国提供经验。”

  为了创造性地把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好,习书记在领导浙江工作中提出了像“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这样的思路和理念,推动浙江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等方面干在了实处,走在了前列。

  2005年8月,习书记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当时的村支书汇报:村里以前办矿山、水泥厂,经济富裕了,却污染了环境,不久前刚刚关掉了一些,已经着手复绿复耕了,看来以后要靠生态旅游、农家乐,靠着青山吃青山了。听了村支书介绍的情况,习书记对余村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鼓励他们继续朝着这条路子走下去。紧接着,他还说了此后深刻影响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番话:“生态资源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应该说你们安吉做得很好,能感受到,你们今后要真正扎扎实实走一条‘生态立县’的道路。既然要‘生态立县’,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什么都要。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反过来讲,为了使我们留下最美好的、最宝贵的,我们也要有所不为,也可能甚至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这就是要在经济结构上,舍去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产业……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到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就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闷热的小房间里,习书记和大家座谈了一个多小时。座谈后,村干部们表示希望合张影,他欣然答应,并说:“正好我们新老村干部可以留个念。”他们一同来到小楼底下的空旷处,在一片景观竹林前留下了难忘的瞬间。临别时,习书记再三叮嘱我:“咏南,一定要把照片冲印出来寄给他们。”

  9天后,《浙江日报》头版的《之江新语》栏目刊登了一篇文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还是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常常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里。

  面对浙江民间蓬勃有为的创新创业热情,习书记多次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处理好“两只手”之间的关系。“两只手”是什么?习书记说:“一只是政府看得见的手,一只是市场无形的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是离不开这两只手,关键是处理好两只手之间的关系。政府腾出更多的精力抓服务,市场的这只手壮大了,政府也可以转换出更多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去管。”在一次调研中,习书记指出,政府这只手伸得特别长,但市场这只手现在太萎缩,伸得不够长。他说,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各有各的作用,政府这只手,就应该搞好服务,同时起到监督作用;市场这只手,就应该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习书记的这些观点还写进《之江新语》,题为《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一文中。这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两只手”理论。

  为了把“两只手”理论落到实处,习书记提出了打造服务型政府,还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践行“两只手”理论的有力抓手。记得2007年正月初八,春节假期后第一天上班,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的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经过这些年来看,我们浙江的干部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特别强,乱七八糟的事情比较少,这与习书记当年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密不可分。

  习书记经常对外地来浙江考察的同志讲,有人说,浙江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但是老百姓经济并不是说党委、政府是无所作为的,恰恰是党委、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稳步推进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使浙江的市场化程度走在了全国前列。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之间的关系。

  后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有一句话特别显眼,也被各大媒体转载解读,这句话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思想,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两只手”理论的“升级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科学论断,而浙江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指导性和预见性。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前后5年时间,您一直随行报道,您觉得习近平同志在工作中有哪些特点?

  周咏南:要让我说习书记的特点,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习书记工作勤勉,是一个立说立行的人。凡是他说到的,就会马上去做,而且一定会做到最好。你别看习书记平时温文尔雅,在工作上他可是一个“急性子”。每次,只要是他布置的工作都要一抓到底,凡是他要的材料和稿子,都要得很急。他对工作的标准也很高,工作上不当“甩手掌柜”,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他的讲话稿,每次自己先列一个提纲或口头一条条说得很详细。稿子出来后,他都还要亲自反复修改,几易其稿才最终成型。在做出一个决定、制定一项政策之前,他都要亲自深入基层去调研;政策制定下来后,他还会亲自到基层去督促落实。甚至每次重要的会议和接待,他都会让办公厅提前做好方案报给他,他再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也正因为他立说立行、亲力亲为和细致入微的工作风格,习书记的工作一直都很繁忙。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基本每天都是凌晨一两点钟才休息,第二天一早八点半又上班了。有时候批阅文件到一两点钟会比较兴奋,他就半夜三更一个人到西湖边去散散步,这才算放松下心情,迎接第二天紧张的工作。

  习书记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一定会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事情,自己也一定不做。不仅如此,他对自己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严格。以前,我们到下面去调研,有时也会收到一些茶叶之类的当地土特产,这个在习书记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2006年,有一次习书记去金华调研,回程的时候已是夜里10点多,因为考察已经结束,习书记也比较放松,他问大家:“我到浙江这么久,到下面考察调研这么多次,从没有拿过底下一包茶叶,也没拿过别的任何东西,你们大家有没有拿?”我们赶紧说,您作为省委书记都以身作则,我们哪里敢拿啊!他说:“那也不一定,有的是领导不拿,他身边的人还拿着呢。”我们赶紧说,肯定不敢拿,而且省委书记带头不拿,下面的风气也好起来,别人也就不送了。他听我们这么说,才很欣慰地笑了。

  2004年7月15日,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谈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时,习书记脱稿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仔细算好经济账、法纪账、良心账这“三笔账”。

  关于经济账,他说:现在领导干部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从工作考虑组织上还给你许多必要的待遇,退休时又可以享受医疗、养老等保障。细细算起来,奉献与得到的相比,得到的已经是很多了。如果贪赃枉法,到头来锒铛入狱,一辈子毁掉了,这值得吗?

  关于法纪账,他说:领导干部在张口的时候要想一想这句话该不该说,迈腿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个地方该不该去,伸手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些东西该不该拿。千万不要以为吃一点、玩一下、拿一些没关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是谁,只要你犯罪,终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关于良心账,他说: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结果你却自己把自己打倒了,这怎么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家人!有的腐败分子即便隐藏一时,没有暴露,但做贼终究心虚,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每时每刻受道德和良心的审判,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正是对这“三笔账”的拓展和升华。

  就在那次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电视电话会议后,习书记撰写了《努力把“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的工作抓实做细》的言论,刊登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栏目,首次提出了“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的理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战略部署。这与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的理念和探索一脉相承,清晰展现了总书记反腐倡廉的一贯思想和坚强决心。

  习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那些年,我从来没听到哪个干部到他那里去跑官、要官,也没听说有人送他什么东西。有的干部看习书记这边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就动了歪脑筋,到北京去找人,给习书记打招呼。有一次,习书记在会上专门批评了这种人,他说:“有的干部跑官要官都跑到北京去了,北京的领导打电话来,要给谁提拔一下。你们搞错了,我是不吃这一套的。你跑官、要官,原本要重用的,都不用了!”后来,果然有那么几个人,组织部都已经考察了,结果北京一个电话,习书记与其他领导一商量,马上取消了他们的资格。在这方面,习书记确实要求很严,他从来不会因为你跟他走得近就提拔你,他用人做事就是四个字——“公道正派”。习书记经常讲:“我们表扬一个人,表扬得不好,会伤了一大批人的积极性,那用人更不要说了;我们批评一个人,一定要让被批评者服气。”习书记就有这样的独特人格魅力,能够服众。也正因为习书记有这么一股公道正派的崇高品德和浩然正气,加上他很有大家风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在浙江任职期间,省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之间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大家都很团结,别的领导也都很尊重他。

  还有,习书记是真心地关心群众,也是真心地关爱下属和基层干部。习书记常常说,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句话后来也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我举两个例子。记得习书记刚来浙江的时候,有一个周末晚上,他在西湖边散步,在跟群众的交谈中,有人反映公园要买门票,进去晨练很不方便。当时,杭州市的公园还需凭门票进入,但其实市里已经在搞公园开放的试点工作了。习书记就在一次相关的会上说:“公园应该姓‘公’,应该还给老百姓。西湖不但对杭州市民免费,对所有人都要免费。四方来的都是客,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就是主人,应该敞开胸怀来欢迎客人,伸出双手来拥抱他们。我们怎么能收取门票呢?难道客人到你家里来,你还要收人家进门费吗?现在杭州市在搞免费试点,这个很好,但是要尽快推广。”在习书记的大力推动下,杭州的景点、公园很快就全部免费开放,成为全国最早公园全部免费开放的城市,现在浙江省的公园也都基本上全部免费了。在公园开放的过程中,习书记了解到有的公园里面有私人会所存在,他就要求有关部门全部清理掉,把公园完完整整地还给公众。

  还有一次,习书记带队去江山市考察,路经江郎山下,大老远看到一名妇女坐在路边。他途经时,这位妇女突然站起来,当场拿出一纸告状信。当地负责人都很紧张。习书记安慰大家说,没有关系,群众来信来访也不奇怪,边说边从容地接过一看,是反映土地征用问题的。他交代地方负责人要好好了解,尽可能依法依规给予解决。他还当场指出,既要发展,又要维护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武义县。2005年6月,习书记到武义县后陈村调研,当地群众听说省委书记来了,就都出来迎接。一下车就有位老人上访,当场递送材料。习书记接过材料,关切地对老人说:“这个我带回去看,一定会给你答复,现在我们先忙工作,你看这样行不行?”老人很感动,当场要下跪。习书记赶紧扶起老人说:“千万别这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人离开后,地方上的干部都很紧张,害怕挨批评。习书记说:“不要紧张,这些情况,其他地方也有的,我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上面领导来了,下面有些告状的也就来了。有上访不可怕,关键要实事求是了解,能解决的,就要解决;即使不能解决,也要向老百姓解释清楚。如果该解决的不解决,你们还打击报复,那就是‘有关系’了,更有大问题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习书记对基层群众是真的很关心,他会很客气地问一个上访群众,把信拿回去看行不行。同时,习书记也是辩证地看待基层存在的问题,他很体谅基层干部。

  2003年9月18日,习书记率省直15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浦江县下访,联合接待来访群众,“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面对面解决群众难题。从此以后,领导下访在浙江成为一项制度。2004年9月,习书记在临安下访时强调,领导下访接待群众,是深入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的生动实践,是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举措。2005年8月,习书记在德清下访时说,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2006年8月,习书记在衢江下访时说,要以深化领导干部下访之举,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

  习书记经常讲,做群众工作既很难,也很简单,他还提出了一个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就是“跟着群众跳火坑”。有一次,浙江金华东阳市一工业园区发生了一起企业排放污水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当地出动警察维稳,没想到反被群众围堵,最后控制不了局面,警察就把警服脱掉,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跑出来。习书记得知以后很恼火,立即作出批示。他还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说,在处理矛盾过程中,动用警力一定要慎重。之所以发生这种事件,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说明领导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他说,老百姓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思想上对一些事物的判断不一定准确,还不能很快觉醒。这时候,我们不要跟老百姓“硬来”,做不通工作,那就跟着群众一起跳“火坑”。如果老百姓跳下去,你还在上面看,即便随后老百姓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也不愿意和你亲近了。你要是跟着他一块跳,那他就觉得你是哥们儿,和他是心连心的。将来意识到自己跳的是“火坑”了,上来以后,你不用做工作,他就愿意跟着你走,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习书记这一番话,听得大家耳目一新,也感觉非常有哲理,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习书记对我们工作人员也很关心。有一次,他到舟山市六横岛去考察,那里刚好是我老家,习书记知道后就说,今天时间不巧了,下次有时间要到你家去看一下。我赶紧说,您是省委书记,我怎么好意思让您这位大领导光临寒舍。习书记就和蔼可亲地说,省委书记为什么就不能去呢。随同习书记外出考察,晚上一般要么开碰头会,要么整理第二天将用的资料。这一天,习书记说,晚上给你放假,回家看看父母。我这才告诉他,我虽然家在六横岛,但母亲在沈家门的普陀人民医院住院,晚上还是跟大家一起回市里。习书记听了后,马上就关切地问:“什么病?住院多久了?”我说是脑梗塞,已经住了4年。习书记说:“脑梗塞挺麻烦的,家里有什么困难吗?以后到舟山来考察,晚上就都给你放假,去陪陪你的母亲。”这番话令我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十分感动。后来习书记多次问过我母亲的病况,2009年3月,他已经担任国家副主席,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时遇见我,他还问:“你母亲的身体好些了没?”我只是曾在习书记身边工作过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他作为我们十分崇敬和爱戴的领袖,却一直惦记着这件小事,我真的感动万分,他是真的把人民时刻记挂在心上。

  (采访组:田玉珏  薛伟江  路也  原载4月21日《学习时报》  本系列采访实录连载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专版
   第10版:文化 悦读
   第11版:财经周刊
   第12版:健康
“《之江新语》是习书记在浙江期间 思考与实践的宝贵结晶”
全区文艺“两新”党建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