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记者 王俞楠
每年三四月份,萧山大多数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就会领到一个特别的任务——“养蚕宝宝”。
“学期初,孩子的‘蚕卵学习包’就发下来了,一直存在冰箱里。这个月,老师说可以把蚕卵拿到室温里进行孵化,孩子的养蚕之旅就开始了。”家长周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去哪里可以找到桑叶成为家长群里讨论最多的问题。
城区桑树分布情况
家长们清楚
根据家长们的消息,记者在电大的田径场旁发现了不少桑树。
“你现在来迟了,好摘的基本都摘掉了。”得知记者是来找桑树的,校园内负责苗木养护的大爷说。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桑树十分好认——树冠与别的树木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下方,可以伸手碰到的地方,叶子基本都被摘光了。
另外,各个小区内的桑树情况,家长们也掌握了不少。家长卢女士告诉记者,在金帝文源小区就有两棵桑树,一棵在小区门口,另一棵在河边。“长在河埠上的那棵桑树,因为生长的地方地势较低,站在河岸上很方便就能摘到桑叶,所以摘的人比较多。”
位于进化的大岩山桑果基地,也成为不少家长提起的热词。“这边应该算是萧山比较大片的桑叶基地了。”家长汪先生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就是带孩子去进化摘的桑叶,“周末去一趟,也算是旅游了,顺便带孩子看看不同的风景。”
虽然有关“桑叶”的信息有不少,但是对不少家长而言,要想蚕宝宝有新鲜充足的食物供应,还是一件难事。家长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老公跑了不少地方,但总是迟一步,“好摘的桑叶都被摘了,剩下的想要摘还是有难度。”
网购桑叶很周全
为求新鲜自家种树
在淘宝搜索“桑叶”可以发现,春季桑叶交易非常火爆,售卖新鲜桑叶的网店多达数百家,其中销量较高的店铺月销数量超过了4万。大部分商家标识出来的零售价在每500克7到9元之间。不少商家还推出附有清洁用具、饲养盒、桑叶、放大镜、饲养说明手册的“学生养蚕套餐”,以及七彩色、金色等五彩斑斓的蚕宝宝。
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已经开启了2.0版本的“养蚕”模式——种桑树。
“我去年春天就在地里种了三棵桑树,今年已经两三米高,除了自给自足,还给周围人提供新鲜桑叶……”这段出现在微信朋友圈的话,引起了不少小学三年级家长的“羡慕”。
“买来给女儿养蚕用的,从此可以吃上新鲜的叶子了。”“为儿子养蚕费尽心思,我灵机一动决定自己种桑树。”从不少售卖“桑树”的网店评论中可以发现,很多购买者是为了孩子养蚕的家长。
“种桑树就是想着能在小宝养蚕的时候轻松点。”作为一个二孩宝妈,周女士在经历大宝养蚕后,就想着要先做准备。“之前大宝养蚕的时候,我们到处去找桑叶,后来实在找不到就想着网购了。”周女士告诉记者,网购桑叶也有不少问题:就算放在冰箱里保存,蚕宝宝也最多只能吃两天,第三天它们就会觉得不太新鲜了。最重要的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桑叶一定要擦干,不能有水,不然它们会拉肚子。
提起“种桑树”,四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则表示,想要养活也是不容易的。“当时养蚕,前前后后一个月,女儿天天去给小桑树浇水,一直小心照顾,但后来还是没养活。”王女士说。
小学生为啥要养蚕
科学老师给出答案
养蚕这么麻烦,小学生为什么要养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联系了学校的科学老师进行了解。
南阳小学的漏老师告诉记者,在照料蚕宝宝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们通过书写科学观察日记、拍照、画图等方式,能够记录、感受、了解蚕的整个生命周期和形态的变化。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孩子们能亲历它们从出生、生长发育,再到繁殖、死亡的全过程。这不仅能将书本中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还能帮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命”这个词的神圣意义。
“为了让蚕有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孩子们不得不四处寻找桑叶,时时观察蚕的健康状况,还得‘一把屎一把尿’帮蚕宝宝们处理排泄物……这一切是不是跟父母养育孩子们的过程很像?我想这其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其意义应该远大于科学知识本身。”漏老师说,养蚕对浙江的孩子而言也是有区域优势的。丝绸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江浙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学生通过养蚕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