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大文化串起萧山八千年通史

萧山博物馆开启“重塑”之路

共享大厅电子魔屏效果图
数字体验厅效果图
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效果图
序厅效果图
第一单元:序幕 跨湖桥文化
第二单元: 卧薪尝胆 重整山河 古越文化
第三单元: 大气包容 互通共享 运河文化
第四单元: 生生不息 润泽惠世 湘湖文化
第五单元: 救亡图存 敢于牺牲 革命文化
第六单元: 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 钱塘江文化

  博物馆陈列和保护着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宝贵记忆,又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活力。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旨在号召全球博物馆一起行动起来,共同设想和分享应对未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方案。

  当下的萧山,正在迎接杭州亚运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受到世界的瞩目。对萧山来说,亚运会不仅是一场家门口的体育盛会,更是萧山与世界对话交流的文化盛会。作为集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萧山博物馆正在以一场全新的改造提升拉开“重塑”的序幕,不久之后将以焕然一新的姿态迎接亚运的到来。

  在此次展陈提升中,萧山博物馆扣紧钱塘江与湘湖两大地理基因,在悠悠历史长河的讲述中串联起古越文化、运河文化、湘湖文化、革命文化以及钱塘江文化五大文化的亮点及重点,弘扬萧山人文精神,讲好萧山故事。

  ■记者 孔亮燕

  五大文化串联起八千年通史

  读懂萧山从这里开始

  萧山博物馆是我区惟一一家国家二级博物馆,自2009年建成开放以来,基本陈列已经超过10年,随着展览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无论是展示内容、展陈形式,还是展览面积,相对于周边市区的博物馆已落后很多。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窗口,萧山博物馆亟待一次全新的蜕变和升级。目前,萧山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面开启,包括内部陈列展览、多媒体(含智慧导览)、展品展项改造,以及外部环境提升等,预计下半年能重新与大家见面。

  改造提升后的博物馆将带来怎样的惊喜呢?“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功能属性更加全面,会是一座既好看,又看得懂、记得住,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博物馆。” 萧山博物馆馆长杨国梅告诉记者,此次展陈改造最大的亮点在通史厅里。届时,二楼的通史厅将以六大单元五大文化作为基本陈列展览内容,以跨湖桥文化为序幕,全面展示古越文化、运河文化、湘湖文化、革命文化以及钱塘江文化,采用场景、多媒体等方式突出重点,以萧山历史发展的时间轴串联起八千年通史,让前来观展的市民更加清晰地读懂萧山。

  除了通史厅,萧山博物馆还将在一楼新增体验厅、文创区和休闲区。体验厅将采用大型半圆形环幕播放视频,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感。展厅内还设置多个互动体验装置,让观众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博物馆的大厅将创新性地打造展现萧山区博物馆联盟的联盟展区,采用电子魔屏等方式实现对联盟展馆的展示,引导观众前往各联盟展馆参观。同时,萧山博物馆还将通过可视化语音导览系统、多媒体互动等科技手段,带给观众更加人性化、科技化的参观体验。

  “改造提升之后的萧山博物馆更像是一本了解萧山历史的‘百科全书’,在传达萧山历史积淀的同时,承担起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历史使命。”杨国梅说。

  合力讲好“萧山故事”

  我区文博场馆建设有序推进

  当下,我区正在深入实施文化强区工程,萧山独有的八千年文明,璀璨的跨湖桥文化、古越文化、革命文化等给萧山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名气和养分,更丰富了萧山人精神文化的内涵,让萧山在文化强区建设上的优势得天独厚、先人一步。而各类博物馆、展示馆、名人故居等文博场馆的建设正是挖掘与展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区掀起了文博场馆的建设热潮,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世界旅游博物馆,以及各类纪念馆、陈列馆等一系列场馆的建设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之中。

  位于进化镇大汤坞村的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选址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湾里窑址”保护区东侧的蜈蚣山下,是国内第一家以印纹硬陶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据萧山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博物馆土建已进入施工阶段。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打造成萧山古越文化和陶瓷文化的集中展示场馆,成为乡村振兴下体现萧山文旅融合的生动样板。

  世界旅游博物馆的建设,则是打开了一扇湘湖走向国际的窗口。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建设,位于压湖山岛的世界旅游博物馆已展露新姿,力争今年年底以一座生态景观公园精彩亮相。同样位于湘湖,为更好地保护定山岛上的湘湖师范旧址建筑,今年3月,“湘湖师范旧址纪念馆(暂定名)”项目正式批准立项,并即将启动建设。

  朱凤标故居是萧山现存名人故居之一,是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朱凤标故居展陈馆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展陈馆建成后,将串点成线,让历史建筑真正活起来。

  再把目光转向全区,红色资源也极为丰富。修缮后的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宗祠及葛理庸、葛树滋烈士故居内,都将进行文化展陈,展现“一门三忠烈”崇文尚武、保家卫国、献身革命的精神。同时,结合建党100周年,戴村镇四史馆、金萧支队(郑振庭)纪念馆、郭汉城旧居、陈朵如陈列馆、俞国桥烈士故居、楼曼文故居、杨之华祖居等一大批场馆都在加紧打造和建设之中。

  聚力传承萧山文化

  萧山博物馆发出文物征集令

  两年前的今天,在区文物局的牵头下,萧山区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建立了以各博物馆、纪念馆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为纽带的发展新格局。两年来,联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由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以及各类纪念馆、展示馆等共20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萧山区博物馆联盟,成为了推动萧山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共同讲好“萧山故事”的重要平台。

  区博物馆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联盟成立以来,秉承“传承、共享、融合、发展”的宗旨,成员单位通过联盟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全区文物资源,努力实现藏品、展览、人才等资源共享,以联盟机制促进不同属性、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共同发展。“这两年里,联盟成员单位间在学术研讨、文化展览、文物保护、人员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陆续举办了像汤寿潜和他的时代暨辛亥革命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萧山文化遗产故事大会、萧山革命史料展等各类有影响力的活动,同时在各镇街革命文物修缮利用方面给予系统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合力挖掘保护萧山的历史文化资源。”

  时值国际博物馆日,为加强萧山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防止文物流失和损毁,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内众多场馆建设,解决场馆展览文物短缺的问题,今起,萧山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物,希望借助大众的力量,增加馆藏文物的数量、类别,充实陈列展览内容,形成良好的萧山文化事业的社会共建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文物征集公告

  征集范围

  1.萧山地区出土的古生物化石标本。

  2.萧山地区出土因某些历史原因散落民间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及标本(如玉石器、陶器、骨器、木器、动物骨骼标本等)。

  3.萧山地区出土的因某些历史原因散落在民间的历朝历代的地下与地上文物及标本(如陶器、瓷器、玉石器、木器、铭文砖、各类金属器、有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的建筑残件、墓志、墓碑等,特别是古越文化相关印纹硬陶、原始瓷和青铜器等文物)。     4.与萧山有关的历朝历代的历史文献;名人著作、手稿书信、书法书画作品、印章及其他相关物品。     5.与萧山有关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各类文书档案、各类税票凭证、契据、当票、商品广告、匾额等等。

  6.反映近代以来,萧山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文物藏品、图像和文献资料(如抗战相关武器、照片和文书档案,围垦相关实物、照片和文献资料)。

  7.反映萧山地方特色产业和民俗文化的文物、照片及文献资料(如传统服饰、民间乐器、婚嫁用品、瓷器制作工具、茶叶生产工具和各类手工艺工具等)。

  征集方法

  1.捐赠。坚持自愿的原则,经专家鉴定符合馆藏标准的,萧山博物馆将颁发捐赠证书,并予以奖励;捐赠数量大、价值高的,可举行捐赠仪式。展出的文物标明捐赠人姓名,所有征集的文物登记造册,永久保存;

  2.借展。因展览迫切需要,具有特殊展示意义的文物,或因时间或其他原因暂时无法征集的,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以借展的形式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丰富和完善展陈内容,借展文物展出时标明收藏者姓名或单位,并支付适当的借展费用;

  3.复(仿)制。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对必需的、通过以上方式无法获得的文物展品,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复制,提供原件者可予以一定奖励。

  其他事项

  1.报送者须在提交物品时详细注明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必要的个人身份信息。

  2.报送人应保证所提交物件的合法性与公正性。若发生经济纠纷等类似情况,萧山博物馆不承担任何责任。

  3.对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提供重要线索、重要信息的人员,萧山博物馆根据相关规定也将给予一定奖励。

  征集截止时间:即日起,常年有效。

  联系人:张老师 余老师

  联系电话:0571-83869219   83869239

  15397169513      18857047740

  联系地址:萧山区城厢街道北干山南路651号

  联系邮箱:hzxsbowuguan@126.com

  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

  2021年5月18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五大文化串起萧山八千年通史~~~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今日瓜沥
   第06版:亚运
   第07版:镇街
   第08版:民生
萧山博物馆开启“重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