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燕燕
“气”在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经常听到这些词:脾气很大、阳气不足、气色不好、气场很大,说明“气”是真实存在的。从采访一开始,回元堂医生赵润平就表明了自己的中医理念:中医是气化层面的概念,通过了解人体内气的运化,可根据病症来反推是哪个环节的气发生异常,从而找到解决病症的方向。
《黄帝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意思是人是受天地之气而形成的,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赵医生表示:了解人体内的气机运化是学习中医的一把钥匙,只有了解气,才能了解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首先,脾胃在中焦,为后天之本,起到一个中间枢纽功能。心属火,在上,为阳;肾属水,在下,为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升,阴降。左为木(肝),右为金(肺),肝随脾升,胃气下行、肺气收敛,形成一个循环,这是气在体内的正常状态。
那人为什么会得病?简而言之,就是气机运化出现了问题。体内气机不正常状态,一般分为气机壅堵、气机匮乏。
气机拥堵从字面理解就是气的阻滞不通。气堵在胸部,胸部就胀,这是肝气郁结导致的。气堵在胃里,肚子就胀,这是胃气不畅导致的。气堵在大肠里,大便就不通,这是腑气不通。气堵在四肢经络,手和腿就胀,这是经气不通。气堵在子宫里,经血也会堵上,月经来得就不畅快,来月经就感觉到坠胀感。
赵医生特别提到抑郁症:“很多抑郁症一开始可以先用中药来调理。用中医讲,得抑郁症的原因是土湿、木郁、水寒,肾寒了之后,木气升不上去,就瘀滞在那里,心情想要爆发但发不出来,气化层面不通畅,影响气的运转。”
气的生成与肺有关,与脾胃有关,与肾有关,气机匮乏的人,会明显感觉到精神不振、困倦乏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并且会影响到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各器官功能,容易使免疫力下降。
“这时,就要针灸、用药来调节气机,让它们恢复上下运行,把不正常状态调整到正常平衡状态。”赵医生说道,中医治疗的理念一般是维护元气,注重脾胃之气,脾虚胃强或者脾强胃弱都需要调整平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人的身体才会健康。
赵润平,宋氏妇科传人,资深中医专家,师承浙江省中医院宋氏第38代传人宋世华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妇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
回元堂(原萧山方回春堂)坐诊时间:每周日下午
温馨提示:本周将免费提供2个赵润平医生的专家号,有需求的读者可以拨打小编的电话进行报名。(小编电话13967155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