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幸去世。院士离世,可以说举国哀悼,但在悲伤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看在院士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报道称,早在今年3月,袁隆平院士因为不慎摔倒住进了医院。其实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摔倒很可能就是致命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摔倒对老年人有多大的影响,以及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为什么怕摔倒?
摔倒并不是什么罕见的问题,每个年龄段都有摔倒的可能。特别是学走路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要摔倒很多次,不过这并不需要太担心,大多数摔倒对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威胁。可是对老年人就不一样了,很有可能会因为摔倒而出现严重的后果。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骨质疏松。
很多中老年人在年龄大了之后,都会有骨骼矿物质流失的情况发生,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骨质疏松。特别是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没有及时纠正的人,会发展成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时,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之后骨头变得非常脆弱所导致的骨折。一个咳嗽或者打喷嚏都有可能导致骨头骨折,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脆性骨折好发部位有三个:一是腰椎;二是桡骨远端,也就是手腕;三是股骨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髋关节。骨折并不可怕,有的时候只要及时治疗,即使是进行了手术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但最可怕的是骨折之后的一系列并发症,很多老年人无法完成手术或者不接受手术治疗,只能长期卧床。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肺炎,此外还有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折是一方面,如果在摔倒之后不小心摔到了头部,就很容易出现颅内大脑的损伤,也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老年人如何预防摔倒?
因为中老年人因为平衡能力没有青少年的时候好,所以发生摔倒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改善这个问题,或者如何预防呢?
1.增加平衡方面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减退,对平衡功能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在进行平衡训练的时候,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从静态平衡训练开始之后逐渐增加运动量,转变为动态平衡训练。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慢慢地增加头颈部以及躯干的运动。不少老年人喜爱的太极拳、八段锦运动,都是不错的平衡训练。
2.拐杖需要用就用。有些人觉得用拐杖,或者助步器和轮椅,是非常不方便的,甚至特别排斥轮椅和助步器。其实像拐杖之类的助步器对步行困难的患者帮助特别大,不但可以支撑体重,还可以对患者保持平衡,并且减轻下肢的负荷。当然,具体是使用拐杖,还是使用助步器,都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做决定。
3.改善居家环境。进行简单的家庭改造,也是完全可以帮助患者预防摔倒。比如不要让光线太暗,换一个灯泡就能解决。卫生间要安装扶手,虽然看上去很别扭,但实际上非常实用。注意和小心地毯,特别是容易松动的地台就不要用了。对于老年人来说,淋浴的时候还可以考虑坐着洗。
总之,预防跌倒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骨质疏松患者还是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都需要重点强调预防跌倒,因为任何有效的治疗措施,都没有预防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