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9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师大音乐艺术学院“开山名师”王玉玲和她萧山弟子的情缘

从艺60年,从教40载,她的好让人难以忘怀

音乐会结束后,“王家军”与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吕薇(右三):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马亚囡泪奔

  ■文/ 林诺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凭借一颗颗种子,帮助国人端稳了饭碗;杭师大音乐艺术学院“开山名师”王玉玲通过对一颗颗声乐苗子的悉心培育,让浙江的歌唱园地不断开出璀璨之花。而在王玉玲辛勤浇灌四十周年的声乐百花园里,位于钱江南岸的萧山独放异彩。

  助吕薇“惊人的一跃”

  原海政文工团一级演员,如今已是享誉全国的歌唱家吕薇,1988年被保送到原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有幸师从王玉玲老师。

  多年来吕薇活跃于国家和部队重大演出舞台,演出足迹遍及全国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她曾15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并分别在中国杭州、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吕薇在部队获“全军汇演”一等奖、荣立二等功。先后获得“中国公众最满意艺人奖”“第十八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金号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近年来,吕薇拓展了自己的艺术空间,出演了包括《呦呦鹿鸣》在内的近20部舞台剧作品,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吕薇在歌唱领域里取得的成绩无疑是杰出的,但王玉玲老师最在意的还是吕薇在公益、慈善和教育事业方面做出的努力,多年来吕薇默默资助了几十位贫困学生,获得“德艺双馨艺术家”“海军十大杰出青年” “民政部爱心使者”等荣誉称号,被授予 “中国消防宣传大使”“绿色中国公益大使”“共青团中央关爱自闭症儿童全国形象大使”“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形象大使”。不过王老师最欣慰的是吕薇在她从艺60周年、从教40周年学生音乐会前夕回到教学岗位,担任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作为著名歌唱家、15次参加央视春晚的明星,一路走来,吕薇得到过不少名师的关怀,但吕薇始终不忘王玉玲老师给她打下的科学演唱的基础。她说,没有王老师就没有自己在央视青歌赛“惊人的一跃”。此次王老师的学生音乐会,头绪众多,工作量大,作为总牵头的吕薇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使音乐会得以圆满举行。

  让马亚囡当场泪奔

  在王老师学生音乐会开始前的十多分钟,我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马亚囡怀着感恩的心情走到王老师面前,大家注意到,王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坚强的马亚囡泪若雨下。在记者的追问下,马亚囡告诉我们,一句话就四个字——“我好想你!”,马亚囡说,这四个字她是最懂的,她很后悔没有在音乐会之前给王老师打个电话,所以在不善言语的王老师说出这四个字后,马亚囡不顾大庭广众,当场泪奔。

  在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之前,马亚囡是湘师附小的一名教师,在当时可以说是一颗很不起眼的声乐“种子”,她是在杭师大函授时跟着王老师学的声乐。马亚囡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居然在函授时碰到了一个这么认真负责、又这么专业的声乐名师。本来她对启蒙老师颜莉亚考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议有点犹豫,但是那么专业、资深的王玉玲老师也建议她考“上音”,马亚囡一下子信心爆棚。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马亚囡走进了心目中的殿堂——上海音乐学院。踏上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岗位后,马亚囡一直以王老师为榜样,专业严谨地培育着每一颗声乐小苗,一如王老师当年对她的呵护。

  你给我一粒种子,我还你一个世界。如今,马亚囡的学生也在茁壮成长。学生张劼倩也像王老师一样从浙江歌舞剧院的台柱子,转到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事声乐教育,让王老师十分开心。

  给罗曼丽调“方子”

  如今已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的罗曼丽回忆说: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王老师对我进行了系统的声乐演唱训练,从练声曲到歌唱曲目的选择,她都会“对症下药”,结合我的能力水平和存在的技术问题,用她的“方子”给我“诊治”。她时常在家里研究学生的声音问题,并随时记录下来,课堂上再给我们调整方法训练;有时还会给我电话,告诉我今天课堂上哪些做到了,哪些还有问题,课后要怎样练习。

  工作后,罗曼丽依然保持着与王老师的联系,师生间聊得最多的还是声乐学习。对这位爱徒,王老师时不时提醒罗曼丽要坚持练习,哪怕是每天10分钟、20分钟。2019年王老师摔倒住院,罗曼丽去医院看望她,王老师也不忘和罗曼丽聊声乐。在医院,王老师还积极乐观地给病友唱歌,教护士唱歌,希望发现一些苗子。

  音乐会前夕,罗曼丽去王老师家上课,王老师因患病,经常只能歪着身体,有时弹琴的手也在微微颤抖,但王老师每次一上课就是2个多小时,一字一音、一句一段细细地抠,她还会反复听课堂录音,再根据录音调整教学手段,进而使音色更优化。罗曼丽说:“作为学生除了感动更多的就是对老师的感恩,王老师,谢谢您!”

  让徐益欣坚持至今

  现在在萧山日报工作的男高音徐益欣是王玉玲老师曾经很得意的弟子——张欣怡的学生。因为得意,所以张欣怡得以留校并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获得央视青歌赛荧屏奖。可惜后来张欣怡由于家庭原因离开了教学岗位,这让王老师十分伤心。

  王老师以严谨严厉著称,但对“徒子徒孙”很慈祥。有一次徐益欣在校园散步,不期而遇同样在校园散步的王老师和张欣怡,当王老师得知徐益欣是张欣怡的学生时,就问徐益欣,该叫她什么……从此徐益欣就荣幸地有了个“师太”。

  徐益欣明白师太的心事,他默默许下承诺:生命不息歌唱不止。从高中的语文教师到报社的记者编辑,徐益欣始终坚定地迈步在歌唱的道路上,他获得过萧山区首届十大歌手奖(第一名)、杭州市三江歌手比赛金奖(第一名)、浙江省中老年歌手比赛银奖,被吸收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历任萧山区音乐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组织参与了数十次萧山的大型晚会和比赛,为萧山的歌手鼓与呼,为萧山的音乐、文化事业作着自己的贡献。徐益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断壮大“王家军”,报答师恩!

  链接

  王玉玲:抒情女高音,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王秀云老师、我国老一代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蔡绍序先生及我国当代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陈敏庄先生。1967年以突出的专业成绩毕业,1973年奔赴江西,进入江西省歌舞团任独唱和领唱演员,活跃在各种舞台上。

  1982年调入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直至退休。在长达40年的教学生涯中,王玉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曾被评为杭州师范学院院级先进工作者和杭州师范大学校级“教学十佳”,培养出了吕薇、马亚囡、叶璐、赵俊、叶巧红、汤禾雯、金美玲、吴群等一批活跃在浙江舞台、中国舞台和世界舞台的优秀歌唱家和优秀声乐教师,这些学生已经成为浙江省音乐教育的中坚力量,王玉玲老师与她的同一代人一起为浙江省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开拓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杭师大音乐艺术学院“开山名师”王玉玲和她萧山弟子的情缘~~~
~~~——读《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感
~~~——旧儒新说十五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梦笔桥
   第04版:文化 悦读
从艺60年,从教40载,她的好让人难以忘怀
彼时阳光正好
未事人焉事鬼
如同天籁 萧山青少年宫声乐教学步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