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萧山医院: 砥砺奋进十五载 逐梦前行再远航

  ■记者 王哲君 通讯员 孔林

  浙江萧山医院医共体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医院第三届学术月活动虽已完美收官,可在“院校融合、协同发展”的路上,这是凡百一新的开端。浙江萧山医院也在此际遇,被授牌为杭州市崇军志愿定点医院。

  转眼,已是学术月活动的第三个年头,本次活动有幸成为该院庆祝建党100周年·建院1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这不禁令人油然而生普天同庆之感,也不由让人回首萧山医院十五载砥砺奋进、逐梦前行之路。

  2006年4月28日,浙江萧山医院正式开业。时年诞生,呱呱坠地的浙江萧山医院便被列入杭州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工程、萧山区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肩负着全区基本医疗、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肿瘤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等社会职责。

  从2006年到2021年,浙江萧山医院俨然成长为挺拔的少年。在这舞象之年,回眸曾经十五载,六大关键词见证了浙江萧山医院的崛起。

  关键词一:育人强基  

  医疗教育两手都抓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医院的医疗水平直接关系到疾病救治和人民健康,而医学教学和科研水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用“造血”来形容医教研协同发展最贴切不过,医学人才不断输入医疗行业,可以为人民身体健康铸就更强大、持久和坚实的保障。

  作为杭州师范大学的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杭州医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长江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浙江萧山医院敏锐地意识到要加强学科与人才培育,实施“科教兴院、科教强院”战略,以此为动力盘活各项医疗工作。

  这一切进步,先从医学生抓起。在这十五年的发展中,浙江萧山医院整合、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如今,人才磁场已加速显现:

  “引才”大格局,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浙江萧山医院顶住压力,创新招聘模式,统筹兼顾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队伍建设,针对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招聘与培养计划,多渠道开展招聘工作,借鉴“严进宽出”机制,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根据实际构建强有力的引才格局。

  “用才”活机制,医共体总院及三家分院进行同质化管理,加强员工实战培训,加强医联体模式合作,继续签订合作协议,将专业人员、管理干部送去培训,提高学科技术含量与管理技能水平。

  “留才”优服务,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优化人才晋升渠道,努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每年接收医学院校临床、医技实习生100多名,有在培住院医师70余人。

  孵化好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学科建设。医学教育是终生教育,除了学校的基础教育,大四、大五的实习、见习教育,还包括毕业之后的住培和继续教育等。浙江萧山医院借助好学校平台,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能力。

  “带教”双身份。医生也是老师,授之以渔,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浙江萧山医院积极创新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相长倒逼机制,提升临床医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医院选送骨干师资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师资培训,积极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合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强院部师资培训,邀请国家级、省级住培专家授课,每年至少举办六期培训讲座,加强对教学效果成果的评估工作,开展临床教学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大对优秀教师的鼓励奖励。同时,加强全院师资队伍建设,临床医师教学能力考核工作正式启动,即便在疫情期间,住培基地通过钉钉网络直播授课和手机线上考试,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不停考”。

  “住培”新理念。浙江萧山医院自2011年成为首批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共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等13个专业基地。医院完善住培管理制度,创新教学考核方法,将SNAPPS、Min-cix与一分钟床边教学法应用到相关教学过程中去。

  “学科”新动力。按照“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战略,浙江萧山医院一方面不断加大学科扶持力度,科教经费预算逐年加大,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医院充分利用钱江特聘学者平台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深化与杭师大附属医院的合作,推进中心实验室与精准诊疗中心建设。同时,医院实施学科差异化发展思路,积极鼓励重点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保持该学科在本地区的先进性,努力打造萧山区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等多组学专业检测技术示范基地,建立科研学术领航示范基地,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关键词二:科研沃野

  学科人才良性循环 医院发展后劲十足

  在壮大人才队伍过程中,还要加强医学科研创新,让“工匠型”的专家变成“研究型”的教授,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创新工作,打造品牌效应,从而形成学科、人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此,浙江萧山医院既是经历者,也是受益者。

  医院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合作与交流,近5年共聘请钱江特聘专家8位,均为各领域科研能力卓越的知名专家教授,共同推进各学科专科科研建设;设立了“浙江萧山医院·马胜林专家”工作站,专家工作站致力于全面提升医院肿瘤学科的医疗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医疗管理等能力,开展全方位合作;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配套相应经费条件,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目前有在站博士后开展工作,已有1位出站博士后。

  同时,医院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激发员工科研热情。去年,医院举办5场《科研思维训练营I期》活动讲座,帮助科研真正为临床服务,鼓励医护人员创作积极性,拓宽科研思路;制订了较完善的《科教奖励办法》,立项科研项目予以1—2.5倍的配套经费,激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活动;鼓励全院员工外出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并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各学科选拔骨干人员到北京、上海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努力背后,硕果尽显。近5年中,浙江萧山医院立项各级科研项目共计100余项,其中浙江省科技厅项目3项;发表各级科研论文528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高达6.039,获多项发明专利;获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杭州市卫生科技创新奖、萧山区科技进步奖等。

  关键词三:履职担当

  肩挑公共卫生职能 服务管理展新形象

  作为全区妇幼保健职能管理部门,浙江萧山医院履职尽责,助力我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牢筑妇女健康防线。浙江萧山医院成立“国际母婴中心”,满足孕产妇多样化需求,为广大孕产妇分娩带来福音;始终紧盯妇女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妇女“两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妊娠风险评估,率先在省内开展重症高危孕产妇“一对一”管理;健全区妇幼保健院、区定点接产医院、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格分布;将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机结合,婚(孕)前优生检查设置在市民服务中心,开展优生“一站式”服务,婚检率稳定在90%以上;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合理安排人员,规范流程,执行全程全天开放婚(孕)前优生检查。

  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医院持续关注儿童保健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去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分别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工作”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后,浙江萧山医院作为我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的职能部门,对全区托育机构工作进行指导、培训、评价,深入镇(街)开展0—3岁婴幼儿卫生保健、安全防护、疾病预防等照护服务技能培训,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和能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妇女儿童健康已从生命安全守底线,扩展到全面健康促发展。浙江萧山医院始终当担作为,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让广大妇女儿童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浙江萧山医院营造和谐心灵环境,守护患者精神港湾。医院继续做好社区精防工作和在册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关爱基层患者精神健康,在做大做强普通精神专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睡眠医学、老年精神(认知)医学以及儿童心理健康等相关学科;精卫中心新院区投入使用后,为医院精神卫生发展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疫情期间,积极参与在萧高校回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参与医院线上解答任务,开2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

  关键词四:做逆行者

  雪中送炭不畏艰险 应急救治彰显公益

  如果说公共卫生是政府赋予的职能,那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便是社会责任。浙江萧山医院虽然是股份形式的事业医院,但在援疆、援鄂、援贵中尽显责任与担当。

  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举国上下日夜牵挂着汶川、北川、青川等县城的灾后重建工作。浙江萧山医院妇产科专家钱红燕作为杭州地区援川医疗小分队的组长,奔赴青川县白家乡开展重建卫生队伍对口支援。2011年2月,浙江萧山医院妇产科医生欧阳栋作为杭州市选派的专业技术人才,到新疆阿克苏地区人民医院支援。由于表现突出,欧阳栋医生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阿克苏地委授予“大爱援阿青年突击手”荣誉称号。2012年7月结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后,欧阳栋毅然放弃萧山优越的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举家西迁,扎根新疆,为阿克苏的医疗事业做贡献。

  东西部扶分协作,是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2017年开始,浙江萧山医院对贵州黄平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4年的对口帮扶,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帮扶、人力财力支援,提高黄平县人民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2020年4月,经浙江萧山医院推荐、杭州市委组织部选派,妇产科专家周金锋作为第二批杭州援派恩施州长期挂职干部、专业技术人才,赴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开展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2020年9月,浙江萧山医院医共体总院对口帮扶贵州从江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俞纯青挂职从江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一年半,持续开展帮扶工作;医共体宁围分院、北干分院、衙前分院分别对口帮扶从江县贯洞镇卫生院、西山镇卫生院、加榜乡卫生院,助力脱贫攻坚。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誓为人民健康再立新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萧山医院的100多位党员干部和医护工作者,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要求参加驰援武汉医疗队。2020年2月9日,内科医生蔡文亮和护士俞怡敏、黄丽娜、李冬芳、孙丹、许晓玲组成的“一医五护”医疗队,加入杭州驰援武汉医疗队,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浙江萧山医院派出123名业务骨干,组成61个健康指导员小分队,顺利完成钱江世纪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医共体分院所在的5大区域内1008家规上企业、9个小微企业园区和6299家规下企业的健康指导工作,同时对区域内7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健康指导服务,助力企业和学校复工复学。

  关键词五:医共体建设

  着力打造省内样板 就医体验获新提升 

  浙江萧山医院医共体总院下辖萧山区北干街道、宁围街道、衙前镇三家分院。这几年来,医共体的建设紧紧围绕 “健康萧山”为总目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加快实现医改目标,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萧山”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一盘棋”的大局观,让浙江萧山医院医共体总院坚持对医务人员实行统一招聘、集中培训和岗位管理,打破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

  而对于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优质医疗资源,是建立医共体的最大愿望。医共体总院与分院服务始终“零距离”,矛头直指百姓看病就医过程的不便问题,从群众就医“关键小事”做起,改善就医流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优化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住院更省心、便民惠民服务更贴心、急救更快速、配药更方便、母子健康服务更温馨、转诊更顺畅、“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更普及等十大改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

  医共体聚焦医疗同质化,合作共赢谋发展。“大手小手一起拉”,向上拉大手,与上级单位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全面托管、重点托管和专科托管等不同方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向下拉小手,与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联盟,开展专科建设、延伸病房、延伸门诊等临床医疗合作以及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后勤保障等资源共享合作,实现医共体内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效益,突破地域、医院级别和体制局限,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六:党建引领

  固守初心不忘使命 新征程迈出新步伐

  这样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队伍,是医护人员,更是党的一份子。浙江萧山医院党委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强化领导责任,加强各部门协同;强化教育引导,开启“周一夜学”模式;弘扬崇高精神,加强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精准化水平。联合群团组织、统战对象,依托党员、团员队伍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基层,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22场“党建引领、送医上门”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全面从严,深化清廉医院建设。进一步健全“四责协同”机制,强化“一岗双责”。深化制度建设,梳理并完善各项流程制度;设置“阳光接待室”,进一步规范药械采购管理。坚持廉政查房,依托智慧医疗、医保数据平台,聚焦关键领域、关键岗位的实效监管。全面营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医疗服务环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浙江萧山医院还将增强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持久竞争力,使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民生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教育
   第08版:专版
浙江萧山医院: 砥砺奋进十五载 逐梦前行再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