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王慧青 通讯员 韩逸轩
本报讯 6日,恒逸石化员工持股说明会上透露出一个信息: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及集团员工增持计划正在按计划推进中,不久后员工便可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形式,成为企业“股东”之一,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是萧山民营企业恒逸集团创新激励机制,让员工钱袋子更鼓,力争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单位实践样板的重要探索。
据此前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亿元,其中员工自筹资金不超过7亿元;同时恒逸集团及其附属企业(除恒逸石化及其控股子公司外)的部分员工拟成立专项金融产品,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合计不超过6亿元。
这意味着,恒逸此次持股计划总额最高将达20亿元,受益员工将达5000余人,超过前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总人数。更为重要的是,与此前相比,此次员工持股将重点面向一线基层人员进行激励。
作为化纤纺织行业第一家做高管股权激励的企业,也是民营企业中员工持股资金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截至目前,恒逸已经完成实施两期高管股权激励和三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公司市值”与“员工利益”相连结,员工分享了企业发展成果,激发了工作热情。“持股计划让我们多了一份额外收入,也让我们干事业激情满满。”尝到员工持股甜头的恒逸基层员工杨伟虹表示,这份计划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更真切感受到与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而正是在这样同创共享的氛围下,恒逸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格外强劲。统计显示,恒逸聚酯年总产能从2016年的200多万吨,增至目前的1040万吨,员工人数也从7000多人增加到25000人。随着恒逸文莱大摩拉岛(PMB)石油化工项目一期全面投产,恒逸已成为我国投身“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民企典范。
为实现2024年建企50周年时跻身世界500强前300名目标,恒逸目前正加快实施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文莱、钦州、海宁、宿迁、绍兴等地多个项目齐头并进,恒逸需要更多人才,也将给予更多员工收获的机会、成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