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有感
■文/ 王少杰
春晓的云雾渐渐褪尽,将遮盖已久的湘西青山碧水显现出来,灼灼桃花漫山遍野。水乡漠漠,泛舟归来的舟楫,让静水江面渲染起阵阵涟漪。河的对岸,似乎依旧坐着一位女子,她吹着口哨,倚着竹栅,共这脉脉斜晖、悠悠江水,静静等待着佳人归来……
那位女子是翠翠,她在等待意中人归来。或许她也知道,意中人去了桃源,再难回心转意,再难牵手偕老,但她依旧会等下去。都说,《边城》中翠翠和傩送的爱情终究落下了帷幕,成了令人垂泪的悲剧,但是那份纯洁的爱情、那份单相思的执念便在伤感之际平添一场人性震撼。
爱,究竟是什么?是“直教人生死相许”般同生共死的勇气,是“日日思君不见君”般纵使天各一方而情深似海难断绝的默默牵挂,还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的苦苦守候?似乎,历史上大多关于爱情的传说、名人轶事给出了答案,他们都用淳朴的爱为后世诠释着爱的真谛。
面对儿女姻缘父母命的封建爱情,梁祝便是脍炙人口的纯洁爱情的最美演绎。三载同窗,阅尽春色满乾坤,得知英台原是裙钗的山伯兴冲冲赶赴祝家庄提亲,谁曾想竟是有情人的最终诀别。漆黑寂寥的夜里,相思成疾的山伯归黄泉;锣鼓喧天的祝家庄上,惊闻噩耗的英台殉情。正如唱词所言“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台”,梁祝的爱凌驾于“儿女情,父母命”的封建思想,更凌驾于生死之上。
而说起李清照,我们更多的是想起这位女词客在兴酣后挥毫的文笔,更多的也是想起她一生巨大变故的可悲。但不得不论及的还有她与赵明诚的爱情,虽说他俩才貌双全,门当户对,但命运多舛,他俩不得不常年游走在“相见亦难别亦难”的聚散离合之间。
一个在家中,饮酒作词;一个在尘世,谋求生计。远隔千里,似乎这份爱情如蜜糖久置,味道渐渐变淡。但是他们的爱却用时间,用距离,用心中灵犀,用心间相思,让这份爱愈发浓烈。“云中谁寄锦书来”,他俩虽不可共度春宵,却可频频用书信抒发爱恋情思,两相唱和。
另一名词客陆游对真爱的追寻则更是颠簸,他与挚爱唐琬,在母亲的百般阻挠下,终成泡沫掠影,留下的只有回忆与辛酸。但这份爱始终萦绕在陆游脑海之中。
陆游始终等待着,等待着天作人和,等待着记忆中的挚爱回到自己身边,等待着心中让他煎熬痛苦的遗憾得以填补,为此,他付出了一生,即使他与王氏同床共枕,但梦中依旧是唐琬的红酥手。唐琬如同禁宫中杨柳,虽无法攀得,但对于陆游来说,守候便是对这份爱最好的答辩。
爱,终究是人性中值得永恒赞颂的主题。有的人说,这种爱是固执,伤害了自己,却殊不知一份易变的爱情才是一场真正的悲剧,他们也不懂为了挚爱付出一切时的幸福和超然。爱,是两人心中难以斩断的情结,是有着永远泼不尽的相思,是有着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对方的勇气。
不论男女情恋,便是亲眷之间的爱,也有这般抵御孤独,抵御无助,抵御黑暗,抵御伤痛的力量。既然有了爱,便要学会守护,便要学会等待,也更要学会付出。
其实对父母,对长辈,对兄弟,对伙伴,并不需要我们付出生命,只需要牺牲你的一点点时间陪伴他们,牺牲你的一点点精力照顾他们,这份温存便已经足够他们幸福数日。
月圆花开夜,只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愿天下儿女用爱呵护老人倦老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