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郑国芬
那是2016年的春天,我在公众号上发了一个读书分享会邀请:
“憩园的紫藤开了,我想邀请你来憩园,赴一场读书会。我们可以盘腿坐在一起,闻着外面的花香,一起品读一本书。
生活应该是缓慢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焦急不焦躁,一起慢慢地,读一本书吧。”
憩园是我家屋顶的露台花园。因那些年,我在闲暇时,于露台弄了些花草,每天上班工作之余,种花、看花,平庸而忙碌的生活便有了心灵安放处。我很想,把这样的时刻,把我的一露台繁花和朋友们分享,便想到在憩园,我的露台花园开读书会。
我们的读书分享会没有嘉宾老师,也不设任何门坎。我在邀请书上推荐一本书请大家一起读,然后,在读书会上分享心得。记得第一期只来了两位书友,读的是《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一本心灵觉醒书。一位书友回去后说,见到了梦想中的憩园,见证了憩园的美丽,又通过读书观照了内心,真是一个充实而美好的下午。
之后第二期、第三期……我依旧每个月在公众号上荐书发邀请,而参加的人竟越来越多。
书友们说,这样的读书会真是不同以往,每个人都是分享者,也是聆听者。分享是对自我内在的深刻自省,而聆听别人的分享,更是一种观照和学习。
有意思的是,来参加的都是女人,于是我把荐书定位在女性成长。我们读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于是每个人都从自身到家里,从物品到灵魂来了一场“清理”革命。读《轻断食》,又给身体来了次彻底的减负。我们读弗洛母《爱的艺术》,学习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讨论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我们还读稻盛和夫《活法》,探讨“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哲学大问题。有一次,我们心血来潮,以朗读的方式,一起品龙应台的《天长地久》,直面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生老病死问题,还有一次,我们用观影的形式,探索宇宙《秘密之吸引力法则》……
有时候我们七八个人,聊完书时间还早,就是露台花园里赏花品花,爱花的书友也会摘些枝条带回去。多的时候也有近二十人,在憩园的小客厅里济济一堂,甚是热闹。溜溜是我家的狗,起初见到人,它会非常热情激动,但当大家都坐下来安安静静讨论时,它便也静静趴在一边,仿佛也在聆听,被我们的读书气氛感染似的。
每一次读书分享结束后,都会有书友认真写下一篇读后感给我。无论是感叹“原来还可以有憩园这样的生活方式”,还是感慨每一次的阅读分享都让自己收获触动良多,这些文字每每令我感动万分,我把它们一一都发在公众号上。现在你若到我的“憩园书室”公众号里去打开看,还能翻到那些年,我们一起在花间读书的美好文字和照片记录。
从浪漫紫藤花开的春天,到火红三角梅盛开的夏天,到彼岸花绚烂而出的秋天,到茶花迎雪绽放的冬天,我们的读书分享会持续了三个春夏秋冬,后因种种原因而中断。而那些读过的书,就像三毛说的,已然融入在我们的气质里、谈吐上、胸襟的无涯里,细雨润物般地改变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