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G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盛开在天山南麓最美的花

  ○邹紫

  身材娇小,笑起来眼睛像弯月,但走路又像风,她是老家在北疆塔城的新萧山人。

  从烟雨江南到大漠边陲,舍家报国、倾情援疆,她是奉献在阿克苏的白衣天使。

  从东海之滨到天山以南,万里云和月,百个日与夜,她是盛开在天山南麓最美的花。

  杭州,阿克苏,直线距离4600多公里。2020年4月,消化内科医生董书琪作为杭州市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员赴阿克苏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医疗帮扶工作。董书琪用爱书写动人故事,把远隔万里的浙江杭州和新疆阿克苏紧紧联系在一起。

  万里援疆,为爱西行 

  2019年12月6日,由于她的一句话,成为一个纪念日。那天,科里组织开会,科主任问:“科里有个援疆名额,有没有人愿意去?”会场一度沉默。科里总共17个人,她把可能的人选在脑海中都过了一遍,有人刚怀孕、有人家里两个孩子要照顾,还有人身体不是很好……发现好像没有人比自己更合适,于是说了声:“要不我去吧。”

  话刚出口,她猛然想起,自己的女儿才四岁,老公经常要出差,在温岭老家的公公婆婆年龄大了,年前公公突发脑梗,自身还需要人照顾。她是女儿,是妻子,也是母亲……她走了,家里怎么办?

  “你且放心去,背后有我们。”一人援疆,全家付出。当董书琪前往阿克苏,女儿随外婆回了距离阿克苏一千多公里的塔城上幼儿园,老公留守杭州,一家三口分居三地。

  进疆以来,董书琪全身心投入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见病与疑难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导工作。只是,每次与家人视频时,会让她内心饱受煎熬。他们总是会凑的很近,睁大眼睛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当父母哽咽着说“注意身体”,当女儿稚嫩的声音喊着“妈妈,你什么时候来看我”,董书琪常常很快地挂断电话。这不再是因为年少时不耐烦父母的啰嗦和唠叨,而是她知道,很快他们将泪水涟涟。父母满头的白发和女儿稚嫩的脸庞,是她无法直视的画面。

  2020年7月,新疆进入疫情管控期,董书琪的爸爸被隔离在工地,董书琪的妈妈和女儿在家闭门不出。有天夜里,看孙女睡着,董书琪妈妈就出门去买了点菜。回到家里,发现孙女头捂着被子在抽泣。这把外婆吓坏了,连问怎么了。孙女哭得更厉害了,“外婆你去哪里了,我喊你,你怎么不理我。我害怕”。想到黑夜里孩子的那种无助,董书琪心中满是心疼和愧疚。

  “遇到您是我姐姐的运气,用她的话说是‘遇到贵人了’”

  不久,董书琪收到了援疆队的第一面锦旗,“精湛医术,崇高品质”八个鎏金大字烫在绯红的旗面上,令人振奋。锦旗是患者阿依吐尔松送的。阿依吐尔松因突发呕血被家人送到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急诊,初步诊断结果是“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胰腺炎”,生命危在旦夕。董书琪不敢怠慢,立即告知家属病情,准备实施抢救。而家属的反应却让董书琪疑虑不止,他们提出要不放弃治疗立即回家,当地人有“要死在家里,不能死在医院”的习俗。而在之前,此类患者的结局基本上都是家属主动放弃回家。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董书琪反复劝说家属,家属终于点头同意“试一试”。

  董书琪第一时间控制了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并连夜讨论患者的诊疗方案。在董书琪和其他医生的努力下,终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明确了,肝硬化的原因也逐渐查明,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士的悉心护理,9天后,阿依吐尔松康复出院。出院前,她的妹妹拉着董书琪的手反复说着“亚克西”,说多亏了董医生,才让她的姐姐从原本连路都走不了的人到现在健康的样子。听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病人家属的认可,那一刻,董书琪心中的迷茫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雀跃和坚定。

  师徒结对“传帮带”,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直接给患者带去诊疗技术是援疆队员的工作之一,但他们深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才是援助新疆的意义所在。由此,组织科室业务学习、传帮带成了他们的重中之重。董书琪主动与杭州多家医院联系对接,在“多院帮科·专科联盟”机制下成立杭州市消化内镜学名医工作室阿克苏站。在这里,董书琪承担了医院消化内科常见病与疑难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导工作。并与两名骨干人才结成传帮带对子,积极开展共研一本专业书籍、落地一项新技术、撰写一篇专业论文、参加一系列巡回义诊、赴杭一次进修学习、组织一场学术交流等“六个一”传帮带工作。

  在徒弟阎跟弟眼里,董书琪小小的个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的师傅她特别有耐心,遇到比较疑难的疾病,总是从最基础的给我们讲起,手把手教我们操作,分析病情思路清晰,治疗规范。”

  “新疆是我的故乡,我抱着一颗‘思念家乡、回报家乡’的心来到了阿克苏”,董书琪说,“当我以‘援疆人’的身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仅是医者,还是党中央的使者,是构筑民族团结的桥梁。即便我们每个人只是一滴水,但最终,一代一代援疆人的努力和付出终会汇集成洪流,灌溉和滋润沙漠之地。相信阿克苏会变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民生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生活
   第08版:财经
   第G01版:萧山工人
   第G02版:工会新闻
   第G03版:政策解读
   第G04版:专题
   第L01版:临浦月刊
   第L02版:古镇新梦想 小城大未来
   第L04版:古镇新梦想 小城大未来
“建功新时代 红心永向党”主题征文选登
盛开在天山南麓最美的花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一封无法寄出的信
杭博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