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心校园”系列报道

这些“闪光”的瞬间,让校园的冬天更有温度

老师背起腿受伤的学生去教室
同学们给腿受伤的小伙伴端午餐
老师们参加“运动选修课”,锻炼身体
吃着学校提供的“教师家庭晚餐”,很幸福
隔离不隔心,同学的友谊地久天长

  ■记者 潘佳佳 代雨桃

  上周,我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犹如一道暖流注入我们的校园。虽然因为疫情,身边不少学校都受到了影响,但许多温情故事依旧在校园里持续上演,让这个冬天如沐春风,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学校的贴心关怀、老师的温暖守护、同学的团结友爱……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传递着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感动,为我们的教育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让冬日充满了爱的力量。

  校园里的“大暖背”“小拐杖”,给受伤学生送上最美的情谊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受伤不能下地走路,家长又不能进校照顾,怎么办?“来,我推进学校。”盈丰小学值周教师瞿仙红见状,赶忙推来一辆轮椅,让孩子坐上,往校园里推。“瞿老师,我来吧。”此时,汪军涵老师刚好到校,顺手从瞿老师手里接过轮椅。在楼梯口,汪老师一弯腰,让孩子趴在自己背上,“蹭蹭蹭”地背上3楼。“早上到校,刚好碰到,谁看到了都会帮忙背一下。”对于背孩子上课,汪老师觉得是举手之劳,理所当然。

  受伤的学生是401班的蔡语欣同学,前几天,不慎扭伤了脚,贴上了膏药,医生建议休息,但她坚持要来上学。因为疫情防控要求,家长不能入校园,但校门口与教室又有一段距离。没想到,老师们二话不说,通力合作,直接解决了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上学时,遇见的老师稳稳地背她进教室;放学后,班主任徐晓丹老师温柔地背她下楼。老师们的无声行动也被同学们看在眼里,大家争先恐后地做起了蔡语欣的“小拐杖”。午餐时,同学们会把饭菜送到教室;上厕所时,同学们会细心搀扶她;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会跟她做简单的校园活动。对于老师和同学无微不至的照顾,家长内心暖流涌动。“作为家长,最担心孩子因为受伤影响了学习,幸好有一群老师和同学,伸出援手帮了大忙。”看到蔡语欣在学校里被呵护备至,家长很感动。

  对待学生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对待同学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兄妹一样,团结友爱是学生的职责。虽然疫情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盈丰小学依旧在做好校园防护的同时,竭力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暖心帮助。学校采购了两辆轮椅,一辆放传达室,一辆放总务处,轮流使用并号召师生伸出援手,开展爱心行动,让冬日的校园温暖四溢。

  “运动选修课”“教师家庭晚餐”上线,老师们直言“太幸福”

  这段时间,回澜小学的校园里非常热闹,总能看见一群人在打太极、练瑜伽、打乒乓球……引来不少学生驻足观看。原来是老师们当起了“学生”,参加课后“运动选修课”。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增强教师的身体素质,促使他们更好地教书育人,学校工会按照老师的个人兴趣,贴心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运动选修课”,还聘请了专业的教练进行授课。“课后服务中,学生能上各种各样的‘X’课程,我们的老师也能轮流上各种‘运动选修课’,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校长沈丽对这门“运动选修课”非常支持,她还亲自参加了瑜伽课程的练习。

  “我们的‘运动选修课’很抢手,时常人员爆满。老师们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能坚持体育锻炼,因此,学校在校园里安排集中上课,不仅方便了老师们锻炼身体,而且每次锻炼完都身心愉悦,精神饱满,带着这种心情授课,相信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负责安排“运动选修课”的陆冬良老师笑着表示,自己也积极参加了乒乓球课程,打球的过程,增进了老师间的情感交流,能更全面地了解班级孩子,这让有爱的校园文化可以更好地滋润孩子的成长。

  除了为老师们的身体护航,学校还为老师们的“家庭幸福”助力。从本学期开展课后服务开始,“教师家庭晚餐”便温馨上线。每次晚托课程结束铃声响起时,在送完最后一名学生走出校门后,老师们便带上餐盒,径直走向学校的食堂,准备打包晚餐并带回家。陆老师介绍,“双减”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考虑到,很多老师上完晚托班或“运动选修课”后天色已晚,回家买菜做饭要折腾很久,无法及时照顾到家庭。因此,学校创新推出“教师家庭晚餐”。“我们食堂的家庭晚餐营养丰富、菜品俱全,都是大家平时喜爱吃的家常菜。特别是在分量上,更是做到了全方位的暖心服务,足够满足一家人的吃菜要求。所以老师打一份菜,可以供一家人享用。”在老师们看来,学校的这些暖心举动,让他们多了一份便利,也多了一份安心,不仅解决了晚下班做饭的压力和负担,同时,也让家里人的晚餐得到了有效解决,收获了十足的幸福感。

  一堂堂快乐的运动课,一顿顿热气腾腾的家庭晚餐,老师们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给予的另一种形式的“减负”,体会到了学校的善意和关心,他们在直言“幸福”的同时,也不禁感慨:“要以更好的精神面貌,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室里坐了个“替身同学”,问清原因后却暖化了

  前几天,萧山八中高二(11)班的教室里,多了一个特别的学生,这个学生从不回答问题,下课也不会离开座位,桌上的东西也没动过。原来,他是个“替身同学”。这个座位的主人叫王炜明,因为家住在绍兴,12月中旬被要求居家隔离,暂不返校了。而周围的同学觉得,偌大的教室冷不丁少了个人,大家都挺不适应的。于是,你出衣服、他拿羽毛球拍、我提供抱枕,七拼八凑给王炜明的座位立了个“假人”,替王同学坐在教室里陪着大家。

  一名同学说,王炜明是个很有趣的人,大家都很喜欢他,因为疫情,他不能来学校,班里少了很多乐趣,所以大家一合计,就决定搭个“假人”在班里幽默一把,缓解一下疫情带来的紧张氛围。因为班级氛围一向轻松活泼,所以同学们也经常涌现出许多奇思妙想,但令班主任老师万思嘉没想到的是,这群调皮捣蛋的孩子不仅有想法,还重感情。

  当得知同学们在教室里为他弄了个“替身”时,王炜明同学笑着说:“我一下子感觉自己还和同学们在一起。回忆起离校前与同学们道别时的情景,行李箱被同学们贴满了各种温暖的‘隔离小纸条’,有祝福健康的,有期待回归的,还有羡慕他可以回家的……他们的关心让我心里很暖。”

  下个月,高中学业生涯重要的选考和会考就要来了。值得开心的是,王炜明同学在上周四解除隔离,已经重返校园。接下来,他将带着这份浓浓的同学情,和这群友爱的同学一起备战考试,为自己的本学期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教育
这些“闪光”的瞬间,让校园的冬天更有温度
新书架
高桥小学南江校区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