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赵佳瑜) “妈,我饭已经做好了,你赶紧回家吃吧!”“楦萍,你先把这个红马甲穿上,我跟你说进小区的人都要让他们扫码测温,提醒他们戴好口罩,即便是邻居,你也一定要他们出示健康码。晚上天冷,太冷的话可以把这个暖气灯开起来……”这是北干街道绿茵园社区新安寓小区楼道小组长章丽华和儿媳赵楦萍的一次对话。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对“婆媳档”想到了一块——做一名社区志愿者。“在疫情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们愿意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疫情防控献出一份力量!”当章丽华在微信群里看到社区发的“志愿者招募令”后,第一时间就向社区报名,而这已经是章丽华第三次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了。这一次,在她的带动下,儿媳赵楦萍也积极响应。
自1月30日起,章丽华和赵楦萍这对“婆媳档”每天都坚守在小区卡口,对进入小区的人员测温扫码,帮助物业严守小区入口,做到不漏一人、不少一个。每天11:30—16:30,是章丽华的工作时间;16:30,儿媳赵楦萍会前往卡口值勤,和婆婆章丽华换岗。有了前两次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经历,脱下志愿者服装的她,总是放心不下才上岗不久的儿媳,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这一幕。
“志愿者工作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耐心。”赵楦萍说,工作过程中也遇到过个别居民不理解,但最终都默默支持配合。最难熬的是晚上,冬日的夜来得早,冷风冰雨,赵楦萍不敢在卡点上久坐。
在社区工作者眼中,章丽华的家庭是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但却有着良好的家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的传统,顾小家的同时也十分热心社区公益活动。去年12月,章丽华与其他社区志愿者一起值守社区卡点14天,腰伤稍稍恢复的她,这一次又站在了社区防疫的前哨线。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每一位志愿者都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这些“婆媳档”“夫妻档”的加入,才带动了更多社区家庭的参与,他们主动学习防疫知识,自觉遵守不聚会、少出门、戴口罩的倡议,守好小区“小门”,不信谣、不传谣,传播正能量,为形成全社会合力战“疫”奉献了一份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