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2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衙前:高水平建设“品质产业城·共富样板镇”

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
东南网架集团
恒逸集团
美好教育
数字治理平台
区委常委会到衙前开展守好红色根脉活动
丝路智谷(效果图)
美丽乡村
集镇新貌
衙前地铁站

  文/金盛翔  摄/沈雷 吕昊轩 通讯员 华兴桥 部分图片由衙前镇提供

  百年共富路,启航新征程。

  创新强镇,人民的钱袋子更鼓了;环境立镇,人民的居住环境更好了;以人为本,人民的获得感更实了;稳定为基,人民的安全感更强了……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衙前镇始终将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要务,在党建引领下,创新驱动力、综合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均实现了大跨越。

  “守好红色根脉,共创数智未来。”衙前镇党委书记杨芳表示,2022年衙前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衙前精神,抢抓历史机遇,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实力镇、数字治理先行镇、红色根脉传承镇、全域美丽标杆镇、品质生活美好镇”,高水平建设“品质产业城·共富样板镇”,为萧山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贡献衙前力量。

  2021

  披荆斩棘、全力以赴实现大跨越

  坚持党的领导

  奋力推进党建引领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行“红色衙前邀您聆听萧山红色历”活动;组成“勤廉衙前红色宣讲团”;举办“百年党史青年说”微党课;录制十堂党史学习教育党课;举办纪念衙前农民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继续扩大“红色衙前”党建品牌影响力;抓好组织建设,高质量完成村社组织换届工作;开展队伍建设,抓好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火车头”建设;开展阵地建设,红色美丽村庄中央试点建设全面铺开,以党群服务矩阵为载体的全域党建阵地逐步构建。

  坚持创新强镇

  奋力提升经济质效

  6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全年财政总收入15.62亿元,增长108%;规上服务业增加值4.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9万元;1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5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500强。

  “两建设三改造”持续加快,环橙(国际)科创中心和丝路智谷项目持续推进;10个企业旧厂房有机更新项目陆续开展,全区首个村级旧厂房改造项目开工建设;产业数字化改革纵深发展,推进“442211”数字化发展战略,累计实施工业智能制造及技改项目68个,规上企业上云实现全覆盖;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厂房屋顶光伏项目。

  坚持环境立镇

  奋力美化镇村面貌

  开展“迎亚运”环境面貌攻坚行动;成为“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杨汛、新林周、衙前和明华创建提升村,凤凰村创建示范村;完成衙前路、衙坎线等道路提升改造;建设12条“四好农村路”;创新重点道路扬尘管控“路长”制。

  美丽河湖建设3处,官河沿线绿道、西小江衙前段景观工程竣工;实现垃圾分类“四定一撤”全覆盖;承办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实施农小旧址修复保护、凤凰乐养中心建设等16大项目。

  坚持以人为本

  奋力优化品质生活

  继续深入挖掘衙前农运精神,衙前农民运动史迹群展馆重新布展提升,成为全区首家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出版《探源红色根脉:衙前农民运动》;举办萧绍百年农运龙舟赛;开展文化走亲等活动20余场。

  杭绍同城加快推进,衙前地铁站正式开通;第二公办幼儿园开工建设,一幼分园通过省二级幼儿园评定;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红色+农耕+野趣”特色受到关注;举办农小百年校庆和首届中小学阅读节;建成凤凰健康服务中心,启用全省农村首个带冷链的“云药房”;红色衙前大讲堂被评为“杭州市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发布镇域共同富裕指标体系。

  坚持稳定为基

  奋力细化社会治理

  继续完善“衙·门口”数字治理平台,以“小程序+积分制+任务单+实体店+区块链”模式,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推出“衙·食安”餐饮经营数字治理系统,以三色码推动食品安全状况可视化、直观化。

  深化“四个平台”建设,事项交办完成率达100%;建成“凤凰翼”数字乡村应用;设立全省首个新居民“共享法庭”;“五助”工作有效开展;“三源治理”全面展开;“八五普法”启动实施;开展村社小微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全区试点,成立全区首个企业联合调解委员会。

  2022

  敢为人先、永不满足开启新征程

  学史鉴今  借史创新

  红色根脉传承镇

  全面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扬农运精神,持续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做好全镇红色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不断丰富衙前农民运动史迹群内涵;接续开发并推广红色传承系列校本课程,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全面扩大衙前红色品牌影响力。

  以官河历史文化街区、衙前老街等为切入口,持续放大官河、北海塘等文化遗产综合带动效应;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镇有温度。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广“文化管家”模式,建好用好文化矩阵,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优化镇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推动全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实现重大公共体育设施镇域全覆盖。

  充满活力  创新引领

  智能制造实力镇

  坚持高端集群化打造。依托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以环橙科创中心和丝路智谷为阵地,通过引进新企业、做优大企业、深化产学研融合,积极打造化纤新材料和新式装配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化“双招双引”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有序“走出去”,主动参与“双循环”格局,支持传统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持续强化“创二代”企业家培育,实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实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打造人才“蓄水池”。

  全面落实碳中和碳达峰。坚持低碳转型,推进绿色建材业、化纤业发展,探索形成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广绿色低碳生活。

  全方位  多场景

  数字治理先行镇

  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场景,实施产业数字化2.0工程;筹备上线镇级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以恒逸工业大脑、东南网架智慧建筑、兴惠化纤、江南电机智能制造等项目为先导,主动拥抱5G、人工智能、云计算,加快企业上云、智慧设计等新技术应用,新建一批未来工厂,落地一批行业级产业大脑。

  主动接入区级平台,用好区“双碳大脑”“村治通”等数字治理应用;扎实推进“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拓宽“衙·门口”“衙·食安”等数字治理平台应用场景,织密基层社会治理“智控网”。

  优化推广村级生活应用场景,以“凤凰翼”为样板推动村企经营、民生福利、社会管理等全覆盖,形成“一码通”式的村庄数智自治;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实现“零次跑”。

  环境洁美  生态宜居

  全域美丽标杆镇

  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治塑巩固提升持久战,加快推进“数字治气”,深化“污水零直排”创建,强化扬尘和土壤整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营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

  深化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等美丽单元建设,高质量创建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全覆盖;着力打造西小江、官河生态走廊,实施风景线路、节点景观等提升工程,全域建设“移步易景、人在画中”的美丽花园。

  按照“五化十场景”要求,加快凤凰村等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因地制宜建成一个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具有衙前特色的示范性乡村新社区,全心建设“美丽普惠、彰显韵味”的未来乡村。

  群众满意  幸福普惠

  品质生活美好镇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村社小微决策风险评估”等机制,推动构建覆盖全层级的风险治理信息化平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幼儿园公办率和普惠率;依托全区“教育大脑+智慧学校”计划,迭代升级“互联网+教育”平台,推广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持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行“健康大脑+智慧医疗”,迭代升级“舒心就医”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开发推广数字化应用场景。

  加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探索村级集体用地高质量开发模式,推进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开展农民致富增收行动,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两会 要闻
   第03版:两会 要闻
   第04版:两会 要闻
   第05版:两会 要闻
   第06版:两会 要闻
   第07版:两会 对话
   第08版:两会 专题
   第10版:两会 专题
   第11版:两会 专题
   第12版:两会 专题
   第13版:两会 专题
   第14版:两会 专题
   第15版:两会 专题
   第16版:奥运
衙前:高水平建设“品质产业城·共富样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