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超 通讯员 瞿波 于辰俏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回望2021,萧山工会紧紧围绕区委和上级工会决策部署,把握政治方向、助力中心工作、聚焦维权主业、着眼精准服务、立足自身建设, 进一步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各项工作,犹如一辆承载着广大群众热烈期盼的幸福列车,向着美好生活奔驰。
展望2022,“幸福号”与“亚运”站台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新的一年,全区各级工会将紧紧围绕服务保障亚运这个圆心,以全方位宣传、多领域提升、精准化帮扶、数智化运作、常态化学习为重点,突出抓好阵地突破、改革创新、维权服务、组织建设、基层调研,为亚运会的圆满成功贡献力量。
2021,这些“站台”一一驶过——
驶入“文化”站台——
工心向党凝聚职工合力
2021年,萧山工会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工会工作实际有机融合、统筹推进,持续抓好“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政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这一年,萧山工会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2021年萧山区劳动模范发布活动,开展“建功新时代 红心永向党”征文比赛、“亚运新时代 工心永向党”职工百人楹联献礼展、职工摄影大赛等多项活动,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萧山区职工合唱团获“我心向党”浙江省职工合唱大赛金奖。
在普惠文化服务方面,区工人文化宫(瓜沥)改造启用,充分发挥了区位优势和阵地作用。以“萧工学堂”月月有课程、季度有精品课程体系为载体,区总工会积极开展亚运专题培训课程,推出各类课程100余场,配送“你我一起 精彩亚运”职工趣味运动会10场,不断丰富和充盈广大萧山职工的文化生活。
在这一站点,区总工会不断强化工会文体场馆功能开发与建设,以越来越优质的公益服务,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驶入“产改”站台——助企发展提炼“萧山经验”
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启动以来,区总工会启动了“产业工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在现有基础上形成更多具备首创性、精准性、引领性的改革成果,努力为全省非公企业产改工作提供更多的“萧山经验”“萧山样本”。
2021年,区总工会加强政治引领,加大优秀产业工人吸纳力度,拓展产业工人服务阵地,通过宣讲产改政策的宣传员、监督举措落地的观察员、服务产改全面推进的指导员,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在赋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方面,做精“萧山特色”竞赛比武平台,做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运作“匠心学院”实施“百千万”培育计划,大力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完善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平台。
同时,通过一系列民生实事,升级产业工人服务体系。这一年,职工住房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工人子女入园入学问题得到保障,产业工人出行越来越便捷,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意识继续强化,法律服务一体化加速推进,产业工人疗休养权益得到兑现,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呼应、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现了萧山以“工匠精神”汇聚技能力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当好全省“排头兵”的决心和信心。
在这一站点,一个个产改亮点被挖掘出来,一家家企业的优秀做法被分享出来,一个个励志的职工故事被传播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驶入“暖心”站台——精准服务送达“娘家”关怀
2021年,区总工会加快构建精准帮扶服务体系,延伸服务职工范围和领域,优化服务形式和方法,创新服务载体和内容,实现普惠性和个性化相统一,实施分类精准帮扶。
这一年,第二十一次春风行动共收到爱心捐款1588.1827万元,参与企业781家,参与职工群众超5万人次,面向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1199.58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4823人次。新建“爱心驿家”6家,“妈咪暖心小屋”2个。杭州湾信息港“爱心驿家”入选全国首批“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妈咪小屋”入选全省首批五星级妈咪小屋。
2021年度,全区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参保达到263635人次,较2020年增长2.98%。全年审核通过5783名职工申请,发放医疗互助金725.55万元。结合“民呼我为”活动,区总工会加快线上办理效率,线上申请占比已达84.6%以上,让职工省心又省力。
在这一站点,“娘家人”对职工的关心关爱被温暖传递。今年春节前,区总工会还开展了“留萧过年 让爱回家”系列活动,推出云上送课程、码上送快递、掌上送流量、点上送温暖、线下送疗养五项关爱举措,让这个特殊的春节,也有了浓浓的“年味”。
驶入“数智”站台——创新探索共绘和谐画卷
2021年,区总工会以组织建设打通基层治理末梢,提升“数字工会”开发速度,实现“触网入云”。同时,系统化对工会机关干部、基层工会主席、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进行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培训,大力提升工会干部综合素质。
作为区数智群团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专设专班办公室和人员,完成围绕红色群团、为民群团、实干群团、数智群团、品牌群团五大核心业务的驾驶舱建设。牵头推广市“群团集市”平台,形成“一码、一册、一书、一报、一评”常态化工作机制,“群团集市”现有特色应用场景6个,注册人数突破17万人,萧山区数智群团活跃度和欢迎度等均排在全市前列。
另外,区总工会还积极探索“一屏掌控、移动开展、灵活协商、全域可视”的“云协商”模式,打造工资集体协商“云协商”应用场景,实现9项线下流程中有8项可线上操作,4次线下集中会议优化至只需1次面对面的工资集体协商会议,提高协商效率。线上已服务企业161家,覆盖职工3.2万人。
在这一站点,工会组织触角不断延伸,全年推动建立单建工会327家、覆盖单位1738家,发展会员48200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构建,杭州湾信息港工会借智互联网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项目,获评全省首届工会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为杭州市唯一入围区(县、市)项目。
2022,奔着目标全速前进——
2022年,区总工会将进一步创新理念、升级品牌,贯彻“三大行动”,布局亚运之年,全面保障亚运、服务亚运,最大限度释放亚运效应,为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注入工会活力。
开展“建功亚运·匠心护航”行动
建功亚运时代,是建设“数智萧山”的必由之路。2022年,区总工会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拓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训平台“匠心学院”,完成每年培养百名工匠型人才,千名应用型技术骨干,万名一线专业产业工人的目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各类技术比武120余场,推进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亚运配套工程立功竞赛活动,带动职工岗位练兵热潮;推动评优评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和带头引领作用,为城市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开展“乐享亚运·文化惠民”行动
传播亚运能量,是建设“人文萧山”的助燃之剂。2022年,区总工会将依托区工人文化宫“一主两副”平台,开展全区职工三人制篮球赛等活动、百场文艺演出及生活美学课程助力亚运;聚焦阵地突破,通过选树试点,建设基层活动阵地,植入工会品牌,以活动聚集人气;以文化服务平台“萧工学堂”和“萧工云课”为载体,线上线下开展工间操、办公室瑜伽、迎亚运礼仪等亚运专题培训公益课程;配送“迎亚运”职工趣味运动嘉年华系列活动,激发全民运动热情。
开展“喜迎亚运·美丽同行”行动
扮靓亚运之城,是建设“美丽萧山”的题中之意。2022年,“美丽厂区”创建将以“亚运标准”,内外兼修推进美丽再升级。通过建立星级认定标准,开展星级评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激发企业参与活力,提升美丽内涵;完善工作机制,开展“美丽厂区”现场会、建立“美丽厂区”回头看制度、组织志愿者队伍进企业、进车间开展服务活动,巩固评选成果,厚植美丽底气;丰富创建载体,通过完善职工活动阵地,组织摄影比赛、垃圾分类技术比武、寻找“最美车间”等创建活动,绘就美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