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区去年查处质量类案件289起

  本报讯  (记者 杨圆圆 通讯员 杨阳)  “你们销售的装载机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属于淘汰类产品,现对你们作出行政处罚10万元,没收涉案产品。”近期,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对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销售的12台装载机发动机排放阶段为国家第二阶段,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不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能耗、质量方面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属于淘汰类产品。该企业销售淘汰类产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该公司做出行政处罚。

  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侵犯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区重拳出击查处质量类案件,据统计,2021年区市场监管局共开展20余项专项行动,查办质量、计量、认证等大质量类案件289起,罚没款623.8万元。其中质量案件177起,罚没款223.9万元,计量案件108起,罚没款6.53万元,检测认证案件5 起,罚没款394.9万元。

  打击假冒伪劣  守护消费安全

  去年12月,在我区的电动车领域专项执法行动中,两家企业因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移送警方处理。该案件入选省市两级电动车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安全有序的消费市场,背后是对犯罪行为的重拳出击。去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办不合格安全帽案件4起,不合格燃气具及配件案件6起,不合格消防产品案件6起,不合格电动车案件8起,不合格钢筋案件4起,其他不合格建材案件16起,不合格柴油案件8起,罚没款86.3万元。

  聚焦民生福祉,突出幼小,去年区市场监管局执法队聚焦重点领域,共查办不合格儿童玩具案件6起,不合格童鞋、童装案件21起,不合格文具案件10起,不合格眼镜、卫生纸等案件3起,罚没款14.3万元。

  提升产品质量  保护消费环境

  去年12月7日,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监管重点和消费投诉热点,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抽查的是电线电缆、头盔类产品、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四类产品。其中,电线电缆抽查10批次,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10%。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去年,区市场监管局围绕特色产业,持续帮助企业提升质量。全年累计查办不合格卫浴案件5起,不合格服装案件31起,不合格家电、机械及配件案件15起,罚没款58.1万元。查处不是终点,执法人员对不合格后处理与处罚程序并行推进,办案的同时指导生产企业查找原因,整改后再抽查并恢复生产,后处理率达100%。

  着眼于环境保护、塑污治理,去年区市场监管局陆续查办不合格薄膜、保鲜膜、塑料袋案件6起,不合格化肥案件3起,罚没款1.6万元。

  在疫情防控阵线上,区市监局严管涉疫产品,保障群众安全,查办不合格民用口罩案件11起,罚没款55.8万元。

  “我们的努力就是群众放心消费的底气。”区市场监管局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能通过持续向市场的违法乱纪行为重拳出击,为消费者构建一个越来越清朗、安全、放心、公平的市场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第07版:教育
   第08版:小记者
今年我区六镇街争创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临空经济区“兵团”召开指挥长会议
全区文旅工作暨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召开
诗书迎亚运
2022年萧报圆桌汇全新启程
“云平台”上线 我区开启智慧巡河新模式
我区举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沙龙
我区去年查处质量类案件289起
地芯引力—西电杭州研究院集成电路联合实验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