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浩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过得如此方便简洁、潇洒惬意。
无论你去超市买菜购物,还是去天南海北名山大川旅游度假;无论你和身处五湖四海的亲眷朋友,同学战友联系沟通,互致问候和礼尚往来;或者你还在单位埋头工作突然觉得肚子饿了,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但手头的事又脱不开身,你完全可以依仗手机一机搞定,也就是分分秒秒的事。千思万想、左思右想,还真想不出有手机不能搞定的事。真所谓是一机在手,踏遍神州。
社会进步,生活富庶无忧,总会让人产生感慨,尤其是从“票”时代一路走过来的人们,感触会更深。
票时代的票,可谓举不胜举,“票”不虚传啊!有食指大小的粮票,拇指大小的布票,更有形式各异的食油票、食盐票、豆制品票、火柴票、肥皂票、煤油票等等。票中之王是粮票。粮票又分地方粮票、全国粮票、居民粮票、农民粮票。各类粮票所购的粮食品种与价格也是各不相同。在那一饱难求的年代,民以食为天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家里男丁多的则相对更看重粮食,而女人多的会更缺衣着。所以,当时粮票与布票互换很是流行。以至于粮票又配上了证,一户一证,证票相连,买一斤粮,撕一斤票,再在证上填上数字。这样交换与交易都受到了限制。瓜沥镇是稻麻区的分水岭,之北是沙地区,以棉麻为主产,只有轮作的麦类及杂边地的玉米、番薯、南瓜可顶粮食,每年需吃国家半年左右的返销粮。而瓜沥镇之南,则是完全的稻区,每年早晚两季稻米。中间有个叫刘家桥的地方,是当地极为有名的粮食交易“黑市”。黑市名副其实,为躲避当地政府的管控打击,一般都在凌晨起市,太阳一露脸便作鸟兽散。黑市不仅有粮票交易,也有大米的现货买卖。当然,买卖的大都是小本经营,买者买些米回去与番薯、南瓜之类杂粮掺和着吃,弥补一日三餐之窘迫;而卖者,则省下一些口中之粮,换取些油盐诸物件,解决日常生活之必需。其中也有一些买进卖出者,赚取差价,在当时被称之为投机倒把。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调入乡政府工作的,八十年代初期转干。“农转非”以后,粮票、食油票依然有发。因为临近过年,还配发了花生票。虽然布票、肥皂票、食盐票之类已经取消,但萌发了新的票种,如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此类票证属于奢侈品,交易价与物品价相差无几。
卡时代的到来,应该是银行卡开的头。如今银行越来越多,各种吸储办卡的公关手段也越来越多。零元办卡而且上门服务,银行卡有了铺天盖地之势。以后,市民有了市民卡,看病有了医保卡,坐车有了公交卡,超市有了消费卡,旅游景点有了年卡,电信公司有了电话卡,电力公司有了电表插卡,宾馆酒店有了签单卡等等。有聪明人抓住商机,研制生产了一种专门用于存放各种卡而又方便携带取用的卡包,流行一时。如今,各类卡的功能已经完全进入网络,传递到手机之中。卡时代已经远去,打开抽屉,各式各样的卡还是有着许多,但已经色泽暗淡,艳丽不再。
从票时代、卡时代到如今的网时代,经历得多,感受得也多,前些日子与几位友人一起欢聚,说起社会的进步赞叹不已。遥想以后的发展,都觉得智能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工作与学习会更加明快高效,生活就会过得更加智能更加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