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平安市场” 让百姓买菜更放心

  开栏语:社会之治,民生之治。平安建设是最基础的民生,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我区不断拓展平安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深耕“微单元”,守护“大平安”。企业、市场、校园……一个个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社会基础单元,通过创新举措、数智赋能,化身为一个个“平安细胞”,为平安萧山建设打通“任督二脉”。即日起,本报推出《守护“小单元”  汇聚“大平安”》专栏,通过提炼“平安单元”的经验和做法,展示各行各业在平安建设创建过程中的“一招鲜”,力争把可复制的“平安之声”传得更广更远。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蒋超)  屏幕展示菜价、手机移动支付、食品流程可追溯……在城西农贸市场内,每个摊位上方放有一个电子显示屏,商户和交易等信息均一目了然,店里的电子秤能实时显示和采集商品信息。买菜前,看看入口处的电子屏,当天的蔬菜农残检测结果正在滚动播放;买菜后,拿着小票在溯源查询机上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蔬菜是在哪个摊位买的、店家进货渠道是哪里等信息。

  在城西农贸市场,数智赋能成为打造“平安市场”的“法宝”之一。食材是否安全,关系着老百姓的“入口关”。城西农贸市场设有快速定性检测室,检测人员每天都会对市场内的上市蔬菜、食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基本上每天会抽取20批次的蔬菜,10批次的食品,4批次的淡水产,节假日还会相应增加检测批次。”市场负责人介绍道。随后,检测结果会第一时间进行公示。如果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商品,会立刻下架销毁。

  每周,市场还会对在售商品进行“三无过期”检查,一旦发现过期食品将第一时间进行销毁,并对经营户进行相应处罚。在“你点我检”为民服务活动中,如果消费者有需要,还可以免费对刚购买的蔬菜做快速农残检测,让大家吃得更放心。

  在全面落实“平安市场”工作措施的基础上,城西农贸市场还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配备消防器材,并在市场大门口设有防爆器材柜和微型消防站。另外,还会定期组织经营户和工作人员召开消防安全会议,或组织开展消防演习。

  为了打造令人放心的消费环境,市场设有公平秤,并按期年检,以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除了设置便民服务柜,大门口还设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以备不时之需。

  “我觉得经过检测的菜,买起来还是比较放心的……”在市民王女士看来,从以前“拖泥带水”的买菜环境,到现在干净整洁还“聪明”的农贸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这里买菜,也是“平安市场”创建的成效体现,“老百姓的获得感,也就是在这些细节里体现的咯。”

  智慧市场“变身记”,正在萧山频频上演。据悉,全区已有25家智慧农贸市场,也有越来越多农贸市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为“平安市场”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萧暖暖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财经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小记者
大数据“找茬” 巡察组发现问题更精准
我为七一献热血
区侨联举行“以侨智之‘富’助企业之‘裕’”启动仪式
“音乐共美 文化共富”艺术实践专场音乐会今晚开演
人大代表“把脉开方” 助力交通安全顺畅
二次供水改造让“供上水”进化到“供好水”
打造“平安市场” 让百姓买菜更放心
暑期到来 杭州南站客流回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