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30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65年前的合影 一段中国现代海军发展史

袁金祥在部队时的留影

  ■文/ 袁夏

  退休多年的袁夏老先生,曾是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任工会主席,200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而他最自豪的是自己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军人。他的父亲袁金祥1942年就参加革命并入党,历任村长、乡党支部书记、区长、区委书记,转入新四军部队后先后担任过政治指导员、干事、协理员、组织股长、公安大队副政委、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海军炮团政委,荣获过三级解放勋章。

  如今,市北开发区绿都百瑞广场的袁夏老先生家里,一张重新翻拍放大的合影照片端挂在客厅,十分显眼。说起这张65年前的合影背后,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海军发展史……

  从我记事起,这张照片就一直端挂在我们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到来之际,我把这张照片重新翻拍放大,挂在家中,并决定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卅周年毛主席周总理与海军受阅部队军官合影》,这张照片留存着65年的岁月印记。我父亲袁金祥时任海军青岛基地防空兵高炮三团政委(后转业到杭齿厂工作),65年前他与参加“海上大阅兵”的战友一起,非常荣幸地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大合影”左起第五排第6人)。

  65年过去,照片上的人而今健在的已经不多了。这一页辉煌历史的见证人正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是我们对父辈们的崇敬和思念却永存心间。

  纪念大会牵出难忘的记忆

  2017年8月5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我作为受阅海军军官的后代,应邀参加了在山东青岛召开的“庆祝毛主席、周总理首次检阅海军军官合影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在与原青岛海军航空兵第三师宣传科长刘健夫儿子刘晓宁的交谈中,得知时任海军流亭机场场站中校政委的赵彬是这张照片中在烟台的唯一健在者。

  赵老回忆说,那是1957年8月5日上午,他们突然接到上级通知:毛主席在青岛体育场接见青岛基地大尉以上全体军官。

  赵彬与当时驻流亭机场的海军航空兵四师的校级军官们紧急集合,乘坐一辆苏式大卡车火速赶往青岛。

  由于当时路况不好,坑洼难行,待赵彬一行下午二三点钟赶到青岛体育场时,大多数人已经站在体育场的看台上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也已步入体育场。

  赵彬他们一路奔跑找好位置,紧接着就开始照相了。当时用了一台很大的照相机,显得很笨重。

  合影后,全体军官热烈鼓掌,毛主席向大家挥手致意。

  由于这次接见是临时性安排,时间仓促,准备匆忙,致使一些人未能及时赶到。赵彬他们拍好合影后从体育场出来时,碰到一些刚刚赶到的军官,他们为错过这次大好机会后悔不已。还有几个人虽然参加了合影,匆忙间却来不及选好位置,或者被挡住半个脸,或者只露出一顶帽子,尽管如此,大家依然兴高采烈,庆幸不已。

  有意思的是,我姑夫周辅庭也参加了此次合影(“大合影”右起第八排第12人),他当时任海军防空兵司令部行政处副处长。

  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7年7月12日,在建军30周年前夕,毛主席结束了在杭州、上海等地的视察,莅临青岛。

  当时,海军北海舰队尚未建立,自1950年下半年起,青岛陆续诞生了新中国海军的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快艇部队。1957年,军港设施逐步完善,流亭机场也修建完工。中央军委决定在建军30周年之际,举行海上大阅兵。

  毛主席到青岛后,第二天接见了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萧劲光向毛主席汇报了青岛海军基地的建设和这次海上阅兵的准备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海军经过8年的建设和训练,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训练水平、军事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这次举行海上阅兵,海军主要兵种全部出动。毛主席非常高兴,当即表示:“很好,我要去看看海军。”

  经过反复研究,最后确定参加检阅的装备有:青岛基地的驱逐舰4艘、中型潜艇4艘、猎潜艇3艘、远航鱼雷艇9艘、近航鱼雷艇6艘、登陆舰2艘;青岛水警区高速炮艇4艘,海军航空兵独立大队水上飞机2架,两个航空师轰炸机27架、侦察机1架、歼击机14架,在青岛训练的东海舰队猎潜艇3艘,总计舰艇35艘、飞机44架。为了保证阅兵的顺利进行,另外部署13艘舰艇、6架飞机担任警戒。参加检阅的部队有:青岛基地306名军官组成的3个军官方队;防空部队战士组成的水兵方队和海军防空、炮兵、鱼雷快艇等学校组成的学员方队。

  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中将亲自率领我国自己改装的“昆明”号护卫舰,从上海专程赶来青岛参加阅兵。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8月2日阅兵指挥部突然接到通知,因身体原因,毛主席决定委托周恩来总理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检阅海军部队。

  8月4日的青岛,天空晴朗,海面平静,美丽的胶州湾碧波粼粼。9时30分,周总理在萧劲光等陪同下,乘车来到青岛港3号码头。

  按照预定方案,周总理接受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阅兵总指挥马忠全的报告后,分别检阅了各方队和停泊的各种舰艇。

  10时许,周总理登上检阅旗舰“鞍山”号驱逐舰发表讲话,向全体官兵表示慰问。这时两架水上飞机从旗舰右侧飞驰而过,摇摆着机翼向总理致敬。接着威武雄壮的海上分列式开始了。

  排头兵是刚刚投入战斗序列的潜艇编队,依次是猎潜艇编队、快速炮艇编队、鱼雷快艇编队……最后,进行了潜艇下潜上浮和航空兵跳伞表演。

  海上阅兵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周总理神采奕奕,不时与身边的萧劲光和卢仁灿(时任青岛基地政委)交谈。

  12时,海上大阅兵准时结束。周总理兴致勃勃地为海军题词:“中国人民海军同志们:庆祝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庆祝中国人民海军的成长和壮大!希望你们为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足以保卫自己的人民海军,为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而奋斗不息!”

  这次海上大阅兵,不仅是对人民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阶段性成果的检验,更是中国海上力量的一次宣示。它宣告中国正式结束了百年有海无防的历史,宣告一支全新的、将改变世界海洋实力版图的舰队出现在了西太平洋的海面上。

  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计划检阅海军部队,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如愿以偿。海军领导请求毛主席和周总理与受阅部队军官合影,毛主席欣然答应。

  8月5日,毛主席、周总理及中央、省、市领导,在青岛体育场与受阅部队军官留下了这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

  2012年10月,这张照片被萧山区档案馆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新媒+
   第03版:湘湖周末
   第04版:梦笔桥
   第Z01版:今日瓜沥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航坞
一张65年前的合影 一段中国现代海军发展史
“清洁可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