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红色热土 壮大集体经济

凤凰村:“革命红”奏响“生态绿”共富曲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记者  赵芷萱  通讯员  华兴桥 

  摄/唐柯  制图/俞钦洋  视频/周越

  走进“农运先锋  共富凤凰”的衙前镇凤凰村,漫步在清澈秀美的官河畔,驻足于凤凰山脚,林木茂盛,这座美丽的村庄焕发出无尽朝气与活力,风光无限。

  凤凰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次农民运动的发轫地,现有农户576户,党员155名。回眸百年前,萧山衙前农民运动领袖、凤凰村村民李成虎说:“有,要大家有;好,要大家好。”这句口号历经时代的洗礼愈发响亮,在红色文化浸润下,凤凰村像一首荡气回肠的歌谣,温情地歌唱出农运精神指引下敢喝“头口水”的果敢气魄,铺开新时代踔厉奋发的共富画卷。

  赓续红色血脉   促文旅融合

  红色基因是凤凰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想让红色文化发展得枝繁叶茂、常青不衰,这些根脉要呵护好。”凤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沃关良说。

  在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板书着《劳动歌》的黑板前认真听讲解员讲解当年农民抗争的历史,大声朗读着《劳动歌》的歌词,感受“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起追寻“家门口”引以为傲的红色记忆。“最让我感动的是敢为人先、凌然无畏的农民领袖李成虎的事迹,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一位少先队员与记者分享内心的感想。在纪念馆门口,几位刚刚参观完毕的游客聚在一起热烈地交流着。

  农运馆、李成虎故居、农协旧址、农协墓葬群……凤凰村的红色底蕴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众多单位(团体)党组织前来开展研学活动,感受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农民抗争史。“今年以来,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已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3万人次。”沃关良说。

  住在凤凰山下的凤凰村村民田阿姨自豪地说:“农运馆提升改造以后,来参观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如今,凤凰村已经建成以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杨之华纪念馆等“二馆五点”为核心的史迹群,“红色+研学+旅游”的复合模式成为村庄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村庄充分挖掘“革命红”和“生态绿”两大优势,创品牌、促融合,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特色产业“强”起来。

  发展集体经济   创绿色共富

  光阴流转,凤凰村人把“敢为人先”的农运精神灌注进生产生活中。百年前村庄创造了中共党史上的“四个第一”,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建起了浙江省第一个联营加油站,全区第一个村级小商品市场,组建全区第一家由农户、村集体合作开办的股份制企业……敢喝“头口水”的致富智慧一直印刻在凤凰村人的骨血里。

  在凤凰村的共富十二图景中,“凤凰义·凤凰共富产业社区”是规模调整后的新凤凰村长期规划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中小型企业创业基地。“目前,社区已入驻企业45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家,入驻企业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元,2021年产值10.8亿元。”沃关良说。整个产业社区以轻纺五金为特色,生产经营各类纺织制品和五金产品等,世界500强企业——恒逸集团就诞生于此。“每年村庄可通过该社区回收租金1020万元。”沃关良补充道。

  凤凰村正是通过集体土地集体规划、集体实施,使集体资源增值在集体、分配在集体。2021年,完成村经营性收入2589万元,村级可用资金达到5350万元。“我们的资源资产都姓‘公’,收来的钱都是拿来分给老百姓的。”

  2019年,凤凰村独家投资建立了凤煌集团。同年起,村庄花了三年时间,投入1个亿,从美丽乡村整治村到示范村,完成了“山清水秀景美”的凤凰涅槃。就这样,依托当地的绿色资源,游乐场、餐饮、民宿等项目逐步开始运行。“青翠的凤凰山,清澈的官河水,配上游步道、民宿群,资源就转化成产业了。”凤凰村村民胡阿伯说。据介绍,去年仅国庆假期7天时间,凤煌乐园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00万元。

  “今年夏天特别热,游泳池的客人尤其多。”沃关良表示,该乐园总投资达2000万元,并聘请了职业旅游经理人进行运营管理,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体验各种新奇好玩的游乐设施。

  未来,凤凰村还将启动实施环凤凰山文化旅游休闲区建设,做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文章,实现产城人文绿色融合,走向更宽更广的共富道路。“凤凰村启动第五个十年规划,到2030年,计划村级可用资金达到8000万元,村级集体资产突破1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沃关良表示。

  加大保障力度   提升幸福指数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生投入与保障机制,实现“村民基本生活、医疗、养老”三大村级保障。

  村民的“幸福指数”用村规民约的形式明确下来:粮食、油料、天然气免费供应;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130—3500元的助老金;村民就医有“门诊75%、大病95%”的报销。光是这三笔支出,就占了村集体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先保障后分红,每年村庄用于民生保障的资金在2000万元左右,年底的分红在500万元左右。”沃关良表示,三大保障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体现,一定要牢牢抓住,要把村集体获得的财富真金白银地花到每一个凤凰村人身上。

  在凤凰颐·乐养中心,村民赵金彩正在舒心康复理疗室进行锻炼。“自从今年3月乐养中心正式运营开始,村里的老人就经常来这里锻炼、看书。这里还有理发室,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每月享受一次免费理发,老方便了。”她笑着说。除了可满足不同需求的活动室,这里还开设了老年食堂,有红烧狮子头、笋干烧鸭、西湖醋鱼等可口的饭菜供应给老人。

  “这个智慧微诊室可厉害了,别看就这么一台机器,作用大着呢。”来到凤凰社区卫生服务站,汪医生向记者示范了一遍具体操作,在微诊室内,患者可完成测温、测血压等简单检测,并可选择“视频问诊”,与医生远程连线看病,还可以在旁边的自助取药机上进行取药。“以后我们会在全村设置多个这样的微诊室,放在不同的地方,有当日值班医生坐在诊室内回答患者问题,患者也不用直接跑到这里来了。”汪医生解释道。

  “现在村里设施、环境越来越好,美好生活就在身边,幸福感真的很高。”村民沃阿毛表示。

  采访手记

  作为乡村产业发达、集体经济富庶的农村社区,凤凰村的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成果真实可感。

  如今,凤凰十二图景已全部投用,包括凤凰屹·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凤凰义·凤凰共富产业社区、凤凰益·健康服务中心、凤凰颐·乐养中心等,让共同富裕的“小确幸”为更多人所感、所享。竭力打造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园,这正是凤凰村未来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坚守红色热土 壮大集体经济~~~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专版
凤凰村:“革命红”奏响“生态绿”共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