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认真落实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紧扣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的发展方向,广泛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见建议391件,经审查,确定立案388件,由于其中26件提案因分别归属7个相同主题而作并案处理,最终确定立案369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在今年4月召开的建议提案交办大会上,要求各承办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重视程度再提升;要注重工作程序,办理机制再完善;要明确办理原则,工作效能再优化,务求保质保量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助推萧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点提案督办是政协一项特色鲜明的工作,也是做好提案办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从6月初开始,区政协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政协提案督办服务”活动,区政协领导带队分赴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线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提案办理情况,和承办单位共商提高解决率的办法。区政协提案委还先后走访了承办提案较多的单位,及时跟踪提案办理落实。目前,全部提案都已按照时间要求办理完毕,委员反馈良好。
为推动办理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发挥重点提案规范办理的示范作用,经区政协主席会议审核,确定《关于增强自贸辨识度,推动自贸区萧山区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7件提案为重点督办提案。这些提案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群众切身利益深入调研并提出建议,涵盖了自贸区建设、宋韵文化公园打造、公共卫生安全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等多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区政协督办领导通过了解办理进展、组织实地视察、召开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推动了相关工作的落实。
现将7件重点提案督办情况介绍如下:
第201号提案
《关于增强自贸辨识度,推动自贸区萧山区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民盟界别
督办领导:叶建宏
主办单位:区商务局
办理类别:A类
【提案主要内容】自贸试验区萧山区块挂牌成立一年多来,围绕“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三区联动”新格局和“区自贸办+两大平台+五大专班+区级相关部门”的“四方协同”新机制,紧抓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推动制度大创新、发展大提速。但在自贸特色辨识度、制度创新集成度、资源要素保障度、经济增长极作用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围绕“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的辨识度统筹规划;二是要围绕“创新链”,彰显制度创新的辨识度要引资引智;三是要围绕“生态链”,提升要素保障的辨识度要高标准实施;四是要围绕“服务链”,优化营商环境的辨识度。
【办理工作成效】1.标志性成果不断汇集。多项成果入选浙江自贸区新一批“十大”标志性成果、“十大进展”。中国(浙江)自贸展示中心基本建成,成为唯一省级展示平台窗口。2.创新性赋能不断展现。以汇率中性、跨境电商带货、出口政策宣贯等方式现场解决企业问题85个,解决率达到95%;联动海关便利化办理原产地证1万余份,数量全省第一;多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尽快享受RCEP政策红利。3.协同化作战不断加强。坚持“部门合作、专班联动、兵团赋能”,打造拿地即开工等若干省级创新案例,建立问题清单和销号制工作模式。4.“四张清单”不断推进。项目清单中29个入选省自贸重点项目,数量位于全省前列;重点工作清单梳理出具有萧山特质的10大标志性成果,萧山潜质的11项创新性成果,问题清单第一轮23个问题的问题清单已经基本解决推进。
第214号提案
《关于打造优罗山宋韵文化公园的建议》
提案者:释如洲
督办领导:童一峰
主办单位:区文旅局
办理类别:A类
【提案主要内容】优罗山作为具有强大宋韵文化基因的城中自然山,囊括萧山历史上“二大景观”——“渔浦烟光”为萧山八景之一,“罗峰晨光”为义桥十景之一,落点在萧山区高水准、高科技、国际化的整体城市发展规划蓝图之中。但优罗山经济产能不高、欠缺总体规划。为此建议:一是要全面恢复具有宋代历史文化内涵的“优罗山”之名。二要制定优罗山宋韵文化公园宏观整体发展方案,打造现代宋韵文化标志性建筑、宋韵景观禅林、宋韵文化体验空间。三要着手完善优罗山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山体修复。四要鼓励支持优罗山宋韵文化的先行积极探索,尽快恢复罗峰晨光、渔浦烟光、宋井竹韵、宋韵茶林等宋韵文化建筑及景观。
【办理工作成效】1.经与区民政局和义桥镇沟通协调,确认可以按照文化景观打造需要,全面恢复具有宋代历史文化内涵的“优罗山”山名。目前义桥镇也对外正式使用此名称,地图等标识也由义桥镇落实更名操作。2、打造宋韵文化公园是一项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由区级层面来统筹推进,协调区发改局、规资局、林业局、住建局、民宗局、文旅局及义桥镇处理山地、控规、水电路配套建设等相关问题。3、今年属地义桥镇已开始景区公园前期准备,将优罗山文化公园项目列入2023年投资前期项目并进行上报。4、区文旅局将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协助做好历史文化挖掘及保护展示、景点创建、旅游规划推介等相关指导工作。配合做好报批相关工作,征得上级部门批准后,安排专业人员跟进相关的业务指导工作。
第154号提案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关于建设萧山区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建议》
提案者:顾水均
督办领导:黄晓燕
主办单位:区卫健局
办理类别:A类
【提案主要内容】公共卫生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让我们发现了我区公共卫生工作尤其是应对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的短板和弱项。为此建议:一是立足当前重点,建设现代化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适当扩大传染病患者集中收治容量。二是立足医防结合,构建标准化公共卫生医疗体制,健全疾病控制、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协同机制,提高疫情监测及预警能力。三是立足人才培养,打造高效化公共卫生医疗队伍,开展公共卫生专业内容培训、加强中西医结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四是立足平战结合,整合全域化公共卫生医疗资源,实现预防和医疗协同发展。
【办理工作成效】1.拟建设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明确要求落实区第一人民医院通惠院区迁建项目,与相关部门多次对接,采用平疫结合模式运营,已初步确定了选址地块。2.完善卫生应急机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新冠疫情防控的指挥组织体系。3.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利用信息化平台,合理规划急救站点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院前急救服务效率。4.深入推进医防融合。深化医共体“两员一中心一团队”机制,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专家智囊团队作用。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员招引力度,加强培训学习,开展医院与疾控人员交互式培训。6.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建立健康科普知识资源库和专家库,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第001号提案
《聚焦产业发展 共谋转型之路
——关于贯彻制造业立区战略,探索中小企业抱团发展模式的建议》
提案者:黄伟潮
督办领导:施利君
主办单位:区经信局
办理类别:A类
【提案主要内容】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建议:一是组建银企信用合作组织,成立专项基金实现金融服务与中小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二是整合相关行业资源,优化采购流程,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三是通过大数据、5G、区块链等综合新技术的应用,建设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产业园;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等。
【办理工作成效】1.出台扶持政策,激发企业活力。目前已兑付制造业惠企资金约10亿元,涉及项目58条,涉及企业2035家。2.加大纾困力度,强化企业帮扶。加快兑现或预拨政策扶持资金,目前已兑现约1690万元共惠及881家企业;全区累计减负降本121.24亿元。3.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推荐优秀企业参与省市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合作项目,打造网上金融超市,与多家省级金融机构开展政银合作系列活动,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新增授信272亿元、新增贷款195亿元、贷款展期及续贷158.6亿元。4.连通产业链上下游,推进集成式发展。已创建省级制造业产业园区19个,积极探索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打造产业链汇集的全新园区模式;对采购区内无关联企业配套产品的给予资助,已补贴企业31家,兑现资金4428万元;策划增设萧山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供需发布栏目,优化采购流程,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第91号提案
《关于开展城市“口袋公园”三年建设计划的建议》
提案者:董可星
督办领导:陈金良
主办单位:区住建局
办理类别:A类
【提案主要内容】“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分布、简便易行、资金投入经济划算的特点,可以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增强城市活力。我区城市拆迁积聚了大量的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但用于“口袋公园”建设的却很少。为此建议:一是加快编制“口袋公园”的专项规划。按照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周边条件等,分标准统筹布局建设内容和功能。二是探索针对闲置地块的优化利用。对国有平台已有的收益不高的边角地停车场和建筑腾退并直接用于“口袋公园”建设;对部分面积较大、收益可观或使用中的过渡性用房的地块,增加生态类、休闲类、运动类功能布局。三是加强边角用地的建设管理。严格落实规划沿河沿路绿地、边角绿地的功能用途管理。
【办理工作成效】1.加快编制“口袋公园”的专项规划,目前我区已全面推进单元控规全覆盖工作,积极推进我区三年建设31个公园的计划,加快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2.探索闲置地块的优化利用,会同各镇街平台全面梳理,积极推进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建设,结合城市道路提升改造,见缝插“绿”。3.加强边角用地的建设管理,联合规划资源萧山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属地镇街、做地主体等各相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各类绿地的建设管理,同时积极做好暂不开发土地的临时覆绿工作(2021年共完成24处),对短期内暂无出让计划的土地通过种植作物、花海等方式及时覆绿。
第158号提案
《关于进行永兴河流域提标改造的建议》
提案者:郦阳粟
督办领导:汤卫
主办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办理类别:A类
【提案主要内容】目前永兴河堤防标准塘建设完成于2003年,标准为二十年一遇。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同时现有河堤两岸道路较为狭窄,交通设施不健全,不利于沿岸居民交通出行,群众对于该河道进行全线提标改造呼声极高。因此建议:一是提高防洪标准,将现有二十年一遇标准提高为五十年一遇标准,以保证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设置沿堤道路,在堤塘提标改造的同时参照浦阳江建设标准设置坝脚道路,在项目实施同时解决沿河交通问题;三是改善河道环境,改善沿线水环境,创建美丽河道;四是助推沿线发展,在确保已有企业安全的前提下,盘活沿线地块,利于招引产业。
【办理工作成效】1.区政府专题研究,明确要大力推进永兴河流域系统治理,全面解决流域内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山洪暴发、河道淤积等问题。2.区农业农村局研究并确定永兴河流域2022年整治目标,落实区浦阳江流域管理中心开展项目前期工作。3.启动大西畈防洪排涝整治提升工程,防洪排涝子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标和可研报告评审,计划2023年初开工;农田整治子项目已完成施工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计划2023年6月前完工。4.启动永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先行段提标改造工作,已完成设计招标和可研报告审查,计划2023年初开工。
第245号提案
《关于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全力做好亚运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
提案者:倪建民
督办领导:瞿虎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萧山分局
办理类别:B类
【提案主要内容】杭州将举办第19届亚洲运动会,高标准做好亚运环境质量保障至关重要。2021年萧山区环境质量较往年有所改善,但进入2022年以来,污染天数明显增加,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严峻。因此建议:一是加快编制萧山区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专项方案,加强赛前和赛期环境空气质量管控,配合做好区域联防联控。二是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臭氧污染治理短板,制定夏季臭氧专项治理方案,实现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三是加强大气面源精细化管控,精细治理“扬尘灰气”,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施工扬尘治理体系。四是加快建设完善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数字感知网络,提高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监测监控水平。
【办理工作成效】1.高位谋划,高标准落实各项大气精细化管控措施,修改完善《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萧山区环境空气质量专项方案》,加快会前治理攻坚,会期强化重点污染源巡查监管。二是多措并举,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减排,强化预警预测,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采取针对性强化管控措施。三是精准发力,持续保持高强度治尘,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精细化管控,强化部门镇街协同联动,构建会议联席、问题联治、矛盾联调、执法联动的工作新格局。四是科技赋能,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和源清单工作,完善大气污染源感知终端建设和运行,持续扩大各类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网络,推进科学治气,利用各类在线监测平台及现场巡查检查常态化开展治气工作,并采取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和PM2.5走航等手段,对污染物进行精准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