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记者 於立英 摄/通讯员 傅灿良) 近日,有网友在韵味萧山App广场上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位大伯正拿着一筐柿子往水缸里倒。这是洗柿子?还是其他的?小编联系上了这位网友“傅灿良”。
傅灿良是韵味萧山的老粉丝了。他每次遇到好玩好看的事情,都会拍照发广场,和网友们一起分享。
这几天,临浦梅里方顶柿子树迎来了丰收。梅里的柿子顶部四四方方,因此被称为“方顶柿”。傅老师特地赶去那里拍柿子。当他路过一户农户家时,发现他们正在做炝柿子,感觉很有趣,就用镜头拍下来了。“现在脆柿水果店、网上都有卖,但是这种原始的制作方法,可能大伙都没见过。”
傅老师说,这户农户家每年基本上都能收获四五百斤柿子。这些柿子一半焐一半炝。焐熟的柿子就是软软糯糯的红柿子。炝柿,他们家每年都会做,因为亲戚朋友特别爱吃。炝好的柿子外观看起来像沾上了一层白色的“霜”,要削皮吃,咬上去脆脆甜甜,就像苹果一样香甜可口,跟新鲜柿子口感风味完全不一样。
炝柿子怎么做?傅老师说,这户农户家他们是用石灰水炝的,是父辈们传下来的,这个方法梅里村很多人都会。他们家选了一些六七成熟、捏上去还硬邦邦的柿子备好,然后按照100斤柿子配8斤左右生石灰的比例,把石灰放入65℃左右的温水里。搅拌好石灰水后,把柿子放进去,刚没过顶就可以。浸泡24小时后,柿子就能捞出来吃了。梅里炝柿子这项传统技艺已是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柿子以脆柿子和软柿子两个品种为代表。脆柿需要经过人工脱涩,也就是俗称的“炝柿子”,“炝”完后削皮食用是甜甜脆脆的口感;而软柿子得等自然熟成自然脱涩,变软后才能食用,口感是软糯香甜的。不过随着农业的发展,现在已经培育出了不需要人工脱涩的脆柿子,采摘下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