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如何推进亚运筹备 萧报圆桌汇有话说

王伟东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区亚运保障专班负责人
汤旸 团区委副书记
陶炬 瓜沥镇党建办主任、萧山瓜沥文体中心场馆运行主任
邵威 临浦体育馆场馆运行主任

  ■文/本报记者

  昨天是亚运倒计时300天。本期萧报圆桌汇邀请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区亚运保障专班负责人王伟东,团区委副书记汤旸,瓜沥镇党建办主任、萧山瓜沥文体中心场馆运行主任陶炬,临浦体育馆场馆运行主任邵威,一起畅谈萧山如何推进亚运筹备。

  记者:请结合自身工作,谈谈亚运筹备最新进展。

  王伟东:区亚运保障办根据区委“‘兵团’化会战、专班化运行”总体要求和市指挥部、亚组委工作部署,一个口子一个管径推进亚运保障工作,获省市高度肯定。我区亚运场馆全面完工、亚运道路收官在即、环境整治全面铺开、城市保障有序推进、延期风险平稳应对、亚运氛围日益浓厚。亚运三馆获“中国钢结构金奖”,一键护航亚运安保技术获公安部科技进步奖,萧山机场三期获评全省十大“千亿级”超级交通工程,亚运无人机应用系统被省公安厅批示肯定,文明城市数智系统入选全省宣传文化重点应用,戴村郊野运动小镇入选全省首批运动休闲小镇,临浦横一村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乡村,亚运村法庭获评全市首批示范“共享法庭”,传化智联、信息港小镇实现全省数字人民币物流全场景和代发工资场景首次落地。

  汤旸:在场馆侧,我们和在杭高校保持常态化联系,前期已组织5200余名志愿者参加钱江世纪城、临浦镇、瓜沥镇等多个场馆的压力测试赛,累计服务时长1.5万小时,为亚运志愿服务积累实战经验。经过面试、培训等环节,储备亚运赛会志愿者4000余人。

  在城市侧,我们动员各镇街、机关、民间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储备志愿服务队伍101支,城市志愿者8万余人。赛会期间,我们将围绕“亚运青年V站”开展常态化亚运志愿服务。目前已在杭州湾信息港等建成启用“亚运青年V站”3个。

  为了提升市民素质,我们推出萧山志愿者“亚运守护计划”八大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亚运志愿学堂”,对全区市民、志愿者普及亚运知识,提升全民素质。

  目前,因亚运筹备需要,杭州新增3万名亚运赛会志愿者,团区委将在亚运会志愿者部的统一指导下,做好新增志愿者的招募、面试、培训等工作。

  陶炬:今年以来,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运行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紧扣亚组委和省市区各级亚保办时间节点要求,全面积极筹备各项工作,工作成效显著。目前,瓜沥文体中心改造提升已完成工程竣工验收、赛事工艺验收、消防验收,我们大力开展“最后一公里”体验区工程建设,对场馆外围及“迎亚运”主要通勤道路进行基础设施保障及景观提升,优化慢行交通网络,提升人居环境面貌,打造特色文化氛围。场馆运行方面,根据亚组委“一馆一方案”的要求组建运行团队,细分20个领域的工作专班,强化赛事筹备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今年4月9日到13日举办了浙江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获得媒体竞相报道和亚组委、各路专家的好评,既检验了场馆,又锻炼了队伍。

  亚运会宣布延期以后,瓜沥镇以“科学谋划、合理统筹、积极应对、平稳过渡”为原则,妥善梳理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科学合理调整工作计划,有序解决遗留问题。今年7月19日,杭州亚运会宣布重新启程,瓜沥团队按照最新亚组委常态化办赛文件要求,编制了场馆运行V3.0版本,并按照亚保办要求梳理打造亚运特色标志性成果。

  邵威:临浦体育馆从2003年建馆起到今天,已经承办包括世乒赛、全国排球联赛等各种国际国内赛事上百次,成功打出了临浦“小镇办大赛”的金名片,作为临浦体育馆场馆运行主任,能一直从事参与这些体育赛事的举办,很荣幸也很自豪。2018年杭州亚运会柔道、柔术、克柔术、盲人柔道竞赛项目入户临浦体育馆,临浦启动亚运赛事专班,成立核心团队进行场馆化运行并筹办测试赛。2021年临浦体育馆承办了“韵味杭州”浙江省青少年柔道冠军赛,今年4月承办了“韵味杭州”全国柔术锦标赛,进行开放办赛与闭环办赛的全域测试,达到了“检验场馆、锻炼队伍、有序运行、高效联动”的目标,也为做好亚运会柔道柔术赛事组织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杭州亚组委高度认可。亚运延赛后,结合临浦实际情况,对场馆进行了整合,第一时间开设羽毛球、篮球等惠民场地,热力值领先全区。随着亚运赛时间越来越近,临浦场馆核心运行团队已经做好充足准备,设备设施升级改造、筹备竞赛器材、各领域完善3.0版本编制、参加每周亚运例会及领域专业培训等,确保亚运赛在临浦顺利进行。

  记者:亚运筹备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城市大事件。结合线口工作,在您看来,萧山应该如何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王伟东:重大赛会是一座城市的成人礼,亚运保障办将和全区各部门、镇街一起,大力促进“体育亚运、城市亚运、品牌亚运”建设,培育打造更多亚运标志性成果,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一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环境。高标准完成9个亚运场馆,时代大道、通城大道、彩虹大道、风情大道等快速路以及83条通勤线路建设提升,全面推进一城(钱江世纪城)、一路(机场路)、入城口、老旧小区等环境整治,打造一流的亚运环境。二是打造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不断完善“大平安”机制,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立体安全、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三是打造产业集聚的经济引擎。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体育赛事、演艺活动,培育自主IP赛事品牌,借助亚运场馆、国博中心和大会展中心,创办一批彰显萧山文化内涵、凸显亚运城市特色的会展项目,坚持“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赛事之区、会展之区、文旅之区。

  汤旸: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幸福感的提升至关重要。随着亚运筹备工作的不断推进,大到城市交通,小到全民健身,杭州亚运会的影响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除了硬件设备提升以外,更重要的是推动全民参与和市民素质的提升。我们将通过亚运筹备,推动文明礼仪、亚运知识、运动技能等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广泛动员市民、志愿者参与到城市运行保障、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中,营造“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亚运”的浓厚氛围。

  陶炬:萧山作为杭州亚运会主战场主阵地,应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工作目标,围绕“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统筹推进各领域筹办工作,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城市国际化知名度、市民美好生活幸福感等方面培育打造标志性成果,为萧山留下亚运记忆,让市民群众共享亚运成果,切实提升城市能级、城市品质。例如,瓜沥镇借助亚运优势,破题“体育园区”建设,瓜沥镇棒球公园应运而生,引入“中国国家女子棒球队训练基地”,已举办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全国首届女子棒球赛等多项赛事,对推动中国棒球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邵威:亚运会对临浦来说是一件大事、盛事,通过筹备亚运赛契机,结合临浦实际,系统规划了对临浦这座昔日“小上海”的提升打造。首先是城市侧的美化亮化,道路沿线增种绿植、城市街区改造、亚运雕塑布置、体育馆周边景观设施改造提升,在美化空间的同时也让市民沉浸式体验到亚运的浓厚氛围。其次是生长在田野中的观赛空间,在临浦横一村如意山房室外营造亚运观赛空间,首创“乡村版”观赛空间打造,这是临浦体育馆的一个特色亮点。再次是市民素质与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从筹备亚运起,临浦便开展了“你我一起,精彩亚运”系列活动,通过体育赛事、市民体验日、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精心营造全镇关心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浓厚氛围,宣传推介临浦。总体来说,承办亚运赛量化了临浦的整个城镇标准,实现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美好愿景。

  记者:凡事预则立,面对即将到来的后亚运时代,您觉得应该在哪些方面提前谋划提前准备?

  王伟东:一是要提前规划亚运场馆利用。萧山是全省全市亚运场馆最多的地区,要强化统筹,提前做好市场定位和商业规划,促成更多一流赛事、演艺资源引进落地。二是要提早布局亚运经济产业。亚运会必将在全国全省掀起强劲体育旋风,相关体育产业、健康产业、旅游产业、会展产业等规划布局要提早进行。三是要全力打造亚运人才高地。要借助亚运进一步强化体育、会展、科技、数智等各领域高精尖专业人才引进。四是要全面增强亚运城市记忆。要把亚运筹办中的标志性成果、大型工程的建设经验、大型赛会的保障经验、城市名片的推广经验固化下来,真正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市民群众留下更多亚运记忆。五是要持续凝练亚运城市精神。要把“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理念和亚运保障铁军闻令而动、攻坚克难的精神融入城市文化中,为“奔竞不息  勇立潮头”的城市精神增添更多时代内涵。

  汤旸:一方面,亚运会的举办,将对整个城市的志愿者素质、志愿者积极性乃至城市的志愿者文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利用亚运会预热,发展和培养更多城市志愿者队伍,让志愿精神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志愿者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上有所突破。

  另一方面,亚运会的举办,将大大提升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随着青年的流入,青年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加突出、需求更加强烈。要深入推进《萧山区青年发展“十四五”规划》,从健康、住房、就业等青年发展的全周期要素入手,持续推出一系列促进青年成长发展的普惠性政策和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对青年的引聚力,让青年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主人,让城市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更好的空间、平台、环境、条件。

  陶炬:厚植亚运盛会的主场优势,谋早谋深谋细“后亚运”发展路径,是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重要依据。瓜沥镇利用亚运延期一年的宝贵时间,围绕“亚运兴城”“亚运+1”战略,拉高站位、主动作为,厚植亚运氛围,推动全民健身,引领运动风尚。目前,瓜沥文体中心已向公众开放,累计接待市民群众2万余人次,真正实现让亚运场馆成为市民家门口全新的“体育红利”。

  亚运不止于开放,更是新经济、新世界的孕育,瓜沥将积极践行“亚运兴镇”战略,以举办亚运会武术、卡巴迪和亚残会跆拳道项目为契机,以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创建为引领,以中国国家女子棒球队训练基地为载体,通过赛后引流,推动亚运遗产发挥作用,推动武术、卡巴迪、跆拳道和棒球进社区、学校和工厂,大力发展武术、卡巴迪、棒球运动,持续放大城市格局、提升城市能级,着力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集各方之智,合各界之力,打造小城市建设的特色窗口。

  邵威:这个问题临浦在前期的整个亚运筹备工作中已经提前谋划到了。一是赛后亚运遗产的传承推广,亚运会结束后,临浦体育馆会迎来一段时间的网红打卡期,在前期筹备中,已经开辟好了一条临浦“亚运旅游”专线,将亚运元素嵌入临浦文脉,打造出了临浦亚运文化走廊,附加的旅游会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二是临浦专项体育赛会的品牌打造,临浦体育馆是为柔道、柔术、克柔术赛事量身定做的竞赛场馆,符合最高规格的柔道、柔术比赛标准,亚运会结束之后,临浦体育馆将成为承办此类赛事的专业场馆,从长远来看,争取把临浦体育馆做成国家柔术、克柔术项目的培训基地,真正做到专业场馆专业使用。三是场馆的多元化运营,临浦体育馆是萧山区南部最大的体育场馆,辐射50万市民,亚运会后我们将及时做好场馆的转换安置工作,招募运营单位,以惠民开放、赛事举办、演出会展等方式方便市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教育
如何推进亚运筹备 萧报圆桌汇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