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建欢
去戴村云门寺,沿途有三座旧凉亭和一座新凉亭,旧凉亭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经过不间断修葺,至今保存完好,而新凉亭为仿古建筑。
云门寺是一座古刹,现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坐落在云门山山巅,山以寺名,海拔597米,沿山径而行出现的新旧凉亭,是云门寺的配套设施。
第一座凉亭从山脚至二凉亭,沿途山道平缓,植被茂密,路石都是就地取材,用不规则的山溪石铺设而成,凉亭周边还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从二凉亭到三凉亭之间的山路,沿途全部用混凝土踏跺,一侧还设置了铁管扶栏,前几年两亭之间又造了一座豪华版敞开式的仿古新凉亭,上山的人可以在新凉亭内歇息、观景。
三座古凉亭建筑风格、用材一致,都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式,长方形亭门,亭体外墙一律为黄色,内墙为白色,亭内都设置石栏凳供人歇息。第一座凉亭门额写有“少安毋躁”。亭内两边的墙体上写着:“云门寺修路捐助功德榜”,还有“香蜡烛请勿随意燃烧,注意防火”的告示;二亭的门额上写有“宁静致远”。外墙体上写有:“一带一路禁用火,防火安全最重要”;“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亭内的墙壁上镶嵌有一块碑刻:“功德碑,云门寺二凉亭至三凉亭修路捐款共计叁拾玖万伍仟伍佰陆拾捌元”。落款:“二0一四年二月立”;三亭的门额上写有“心旷神怡”。亭内有“吸完香烟以后,及时灭掉烟蒂”的提醒告示,外墙体写着:“凉亭内外禁点蜡烛”“一带一路禁用火,防火安全靠大家”的标语。
据云门寺管理茶园的一位老人说,从马谷村到云门寺的山路上,自古以来一直有三座老的凉亭,前几年在老凉亭之间,又新造了一座的凉亭,现在加起来就有四座新旧凉亭了。三座老凉亭新中国成立后已经修过几次了,都是马谷村村民捐资,按照原来样子修的,假如不修早就塌掉了,也就看不到老样子的凉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