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童志辉 通讯员 宋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件纯白POLO衫,一副半框金边眼镜,宛若邻家男孩的徐迅,在这个春天,成了浦阳沃野乡间的常客。
对于“创二代”,如何守正创新是一道必答题。从钱江世纪城的CBD,到萧山南片的美丽乡村,身为传化集团副总裁的徐迅,在追梦路上实现着一次次蝶变。
主动请缨奔赴业务一线
徐迅出生那年,传化的事业刚起步不久。徐传化和徐冠巨父子俩一起创办了生产液体肥皂的家庭小作坊,白天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销售液体肥皂,晚上回到小作坊生产,在言传身教中,徐迅自小见证了父辈创业的艰辛。
2014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徐迅加入传化,在多个岗位学习历练,先后参与化学供应链咨询项目、传化新总部大厦的装修设计、集中采购平台搭建等工作。
5年的蓄力,徐迅羽翼渐丰。在传化日用品公司面临发展瓶颈时,他主动请缨奔赴业务一线,在品牌形象上创新突破,跨界开拓年轻消费市场,给老品牌带来新气象,焕发新活力。
“刚开始,我原本想着把产品做好就行,结果发现从品牌定位、市场打法到企业管理,都需要展开一场系统性的革新。” 徐迅逐渐领悟到,与其在会议室里讨论战略,不如去市场获取一手信息。
他很少待在办公室,花大量时间与客户交流,深度下沉找方向。“企业经营者必须了解市场的前沿动态,自己做出战略决策,去问别人如何经营公司没有意义。”
经过3年的努力,徐迅带领日化重焕新生。对外,他挖掘年轻消费者家居清洁的便携化、个性化需求,开辟“灵感工厂”工作室,推出LazyGo、bulubulu等新品牌,打造出有氧清洁颗粒、鞋袜除味剂喷雾等爆款产品;同时组建起专业团队运营电商,在各大节日推出IP联名款礼盒,推动线上销售贡献持续增长。
对内,他主抓精益生产管理,通过整合供应链、引进科研人才、数字化改革等举措,实现降本增效。
团队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野上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传化第一时间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行动中,以“产业+公益”的方式,在浦阳镇谢家、径游和安山三个村打造了“谢径安·传化和美乡村”。
融入这个以“政企村农”合力共建方式打造的和美乡村,徐迅又多了一个重要身份——浙江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从扎根乡村以来,徐迅隔三差五就会拉着团队和外部专家力量研讨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也会时不时到项目工地了解建设进度。他还养成了个习惯,周末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抽空在周边乡村走走看看,学习乡村运营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分享自己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与思考。
在徐迅的带领下,目前“谢径安·传化和美乡村”完成“一心、四园、两区”七大功能区块的总体规划及各功能区块子规划。
不久前,集公共服务、产业孵化、农业科创、培训教育、众创办公及主题商业等为一体的和美乡村中心完成封顶,计划8月底前投入运营。现代农业产业园、谢径安三村美丽乡村示范带改造将在5月中下旬开工建设,美丽河湖提升等项目也在加紧筹备中。
其间,徐迅还带领团队联合省农科院开展技术服务与种源合作;与省农科院、湘湖实验室、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动,在农业科技、生物育种、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等方面深入合作。
此外,在传化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与培育下,浙江省首家由村民发起并服务村民的村级公益基金会成立,理事长、秘书长由径游村村民担任,将围绕一老一少、特殊群体、乡村公共服务等开展慈善公益事业。
令人振奋的是,“政企研村农”合力共建以来,项目已直接带动浦阳村民增收355万元,受益3167人次。
“传化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发展壮大在农村,对‘三农’怀有深厚感情,并有了丰厚的实践基础,应当在农村地区打造乡村振兴的传化案例。” 徐迅表示,传化将以实际行动推动项目在亚运之前呈现基本形象,将规划蓝图变成实景图。
如今,项目先遣部队已经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野上,扎根乡村,贴近农业,服务村民,徐迅对乡村这份事业的热爱也越来越深。
浦阳江畔,沃野千里,已然播下希望的种子。